骨性安氏III类伴偏颌畸形术前术后正畸治

康乾口腔医学网

新朋友点上方蓝字口腔医学网   作者:(王钟华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教研室;常新大连医院口腔科)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男,21岁,汉族,主诉为“地包天、脸歪,影响美观,要求矫治”。检查:面中线、基骨中线、牙合中线偏斜;面上、面中比例协调;面下1/3比例大、右偏;口角线明显右偏;面中1/3凹陷;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前突、偏斜。口内:恒牙牙合;左右两侧第一磨牙近中关系;右侧反覆牙合,反覆盖,左侧对刃关系;上颌中线正,下颌中线右偏约5mm;下前牙明显舌倾,上下牙列无拥挤,右侧上颌牙列颊倾,上牙弓形态较下牙弓形态窄。见图1。

  图1.jpg

  1.2模型分析

  评价牙弓对称性:以上颌腭中缝及下颌的唇舌系带为参照线,测量左右侧同名牙至参照线的宽度,测量得:上颌左侧宽度较右侧大,下颌右侧宽度较左侧大;Spee曲线深度:深度为3.3mm。

  1.3影像学检查

  头影测量结果分析:安氏III类骨面型,SNBSNA,上颌骨发育不足;Wits值-15mm,表明III类骨性畸形严重;U1-NA,U1-SN,上切牙突距都大于正常范围,上前牙-A(mm)显示上切牙牙轴唇倾;IMPA,L1-NB都小于正常范围,下切牙牙轴舌倾;软组织测量显示上唇后缩,下唇较突的III类面型;A-NaPerp,Po-NaPerp测量显示下颌相对上颌骨的发育过度;ANS-Me(mm)值82,下面高大,表明该患者典型的III类骨面型,下颌向下向前生长的方向;两侧下颌升支的长度显示左右相差9mm,下颌骨明显的骨性不对称。见表1。

  表1.jpg

  1.4诊断

  安氏III类骨性错牙合伴偏颌。

  1.5治疗方法

  正颌正畸联合治疗:术前正畸治疗、正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正畸治疗。术前正畸:矫治前拔除双侧下颌第三磨牙。矫治早期纳入第二磨牙,按照轻力原则,逐步升级弓丝,排齐整平牙列,去除代偿性的牙倾斜,协调因为偏颌导致的代偿性牙弓形态,为正颌外科手术做准备。

  矫治过程:年3月1日开始矫治,采用美国AO系统直丝托槽,上下颌粘结5-5托槽,上下颌第一、第二磨牙粘结带环。依次置入0.、0.、0.、0.×0.镍钛丝、0.×0.ss、0.×0.ss,排齐上下牙列,去代偿;整平牙齿,恢复正常的牙合曲线;后期以0.×0.ss调整上颌弓丝的后段宽度,根据手术的方式,协调匹配上下牙列;取阶段模型,口内口外观察模拟咬合情况,分析并去除全牙列牙合干扰点。见图2。

  图2.jpg

  正颌手术:年1月22日行手术治疗。上颌LefortI型截骨术及其下颌BSSO术,前移并扩宽上颌骨,后退下颌,改正下颌偏斜。术后正畸:术后2周拆除颌间结扎,进行术后正畸。患者牙列整齐、牙合曲线平,橡皮链关上下牙齿的散在间隙,“3/16”三角形牵引稳定新建的颌骨关系及精细调整咬合,建立后牙中性关系;“1/8”垂直牵引,调整并维持正确的覆盖覆牙合关系。嘱咐患者坚持做舌肌的功能训练,以改变其习惯性位置。术后6周牙列精细调整后,牙列整齐,无间隙,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双侧磨牙中性关系,上下颌中线与面中线一致,两侧下颌角的位置对称,面型较直,患者满意。去除固定矫治器,牙面抛光,取结束模型。戴入Hawley保持器。嘱患者按时复诊,并告知注意事项。

  2结果

  2.1临床检查

  经过12个月,患者的治疗结束。术前正畸治疗后,患者上下牙齿明显去代偿;经术后正畸治疗,上下牙齿排列整齐,前牙覆牙合覆盖良好,中线对齐,双侧磨牙为中性关系,牙尖呈尖窝交错的稳定咬合关系,侧貌面型直,两侧颜面对称。牙齿无牙合干扰,无其他咬合问题。治疗结束后的曲面断层片:显示牙根基本平行,颞下颌关节无明显变化,两侧下颌升支长度对称;头颅侧位片:前牙覆牙合覆盖良好,软组织侧貌得到改善(表1,图3)。

  图3.jpg

  2.2治疗后的模型

  评价牙弓对称性:与术前模型分析比较,上下颌牙弓形态近乎于对称;Spee曲线深度2.3mm。

  2.3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

  SNA角变大,SNB角治疗后减小,下颌有效长度Co-Gn值减小,上下颌骨的前后向关系得到了改善;上下颌牙齿功能性代偿去除,恢复正常的牙轴倾斜度;软组织颏前点Pos后退,使E审美线顺时针后移,治疗后软组织侧貌更协调;曲面断层展开片显示左右侧下颌升支长度对称,临床检查面部软组织左右对称(图4、5,表1、2、3)。

  图4.jpg

  图5.jpg

  表2.jpg

  表3.jpg

  3讨论

  3.1术前正畸的特点

  术前正畸的必要性:曾融生等学者探讨单独进行正颌外科手术其咀嚼功能较正畸-正颌手术联合治疗效果差,复发率较高。Proffit等认为骨性错牙合的手术患者,近一半需术前术后正畸。Ternues等报道几乎所有患者需术前正畸。术前正畸在正颌手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解除颌骨移动的干扰是术前正畸必须要解决的。术前正畸的目的:解除牙列拥挤,排齐上下牙列;矢状向去除牙代偿(指上下切牙的位置、倾斜度等改变对严重的颌骨畸形进行补偿,以掩盖骨性不调,维持咬合功能);垂直向上恢复牙弓正常牙合曲线;水平向上协调上下牙弓宽度、形态;去除牙合干扰,预防术后复发,保证上下前牙直立于上下颌骨中合适位置,改变上颌前牙代偿性唇倾和下颌前牙的代偿性舌倾,才能在术后将颌骨定位到理想位置,获得正常的咬合关系以及侧貌美观。

  术前正畸的注意事项:(1)术前正畸会增加其牙牙合畸形的严重程度,因此患者的咬合关系及侧貌会暂时比去代偿前更差,在矫正前医生应与患者交待清楚。(2)去除矫治过程中的牙合干扰:术前正畸时,应尽早粘结下颌第二磨牙的带环,排齐伸长的第二磨牙,以防伸长的磨牙迫使下颌向后下旋转,手术时使下颌升支伸长,严重影响术后牙合稳定性,并采用调磨等方法去除干扰尖。(3)关于第三磨牙:正颌外科手术患者常由于第三磨牙的存在或萌出位置异常,影响第二磨牙调位或位于手术区域,给手术带来困难;也为避免术中造成病理性骨折。因此,第三磨牙多数需在术前正畸过程中予以拔除,或在术中拔除。

  3.2术后正畸的特点

  术后正畸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稳定正颌手术后建立的颌骨关系,精细调整咬合。颌骨关系的稳定主要是依靠正颌手术后良好的骨愈合,但是因为颌骨周围的肌肉及神经等尚未适应新的颌骨状态,这时需要通过正畸辅助来稳定,从术后的牙合板到术后的牵引均是这个目的。但是在术后正畸中经常会遇到非预期的术后矫治,由于术中未能达到模型外科的要求建牙合或建牙合后固定不足,或术后出现新问题等。如术后出现反牙合复发迹象,可以辅以面框前牵引或颏兜等矫治器稳定颌骨关系,防止复发。精细调整时,在新的颌骨关系下,关闭遗留间隙,建立稳定咬合关系,维持去代偿后的牙牙合状态。

  3.3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经过12个月的治疗,本例患者获得了正常的咬合功能与理想的外貌。治疗时间较短,且获得了更加稳定的咬合功能与颌骨位置关系。治疗前后骨性的改变:上颌基骨相对颅部的位置发生了前移,下颌骨相对颅部的位置后退;前后向关系得到了改善;两侧下颌升支的长度对称。牙齿位置的变化:上下牙列的功能性代偿去除,上下颌牙列恢复正常的轴倾度,后牙段有正常的覆盖覆牙合关系。软组织的变化:软组织颏前点Pos后退,使E审美线顺时针后移,上唇突度增加,下唇突度减小,治疗后软组织侧貌更协调。曲面断层展开片显示左右侧下颌升支长度对称,临床检查面部软组织左右对称。

  综上,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可显著地改善患者的面型和咬合功能,缩短治疗时间,并且获得稳定的咬合功能和颌骨位置,效果满意。

来源: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年第36卷第2期

如何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我们的朋友?

1,点击右上角----点击“分享到朋友圈”

如何每天都能收到实用的文章?

1,点击右上角----点击:“查看官方帐号”---点击“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手术好
哪家治疗白癜风权威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km.com/shqtzz/1029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