龅牙兔分享孩子很黏你,其实因为他害怕

孩子很黏你,其实因为他害怕

黏,很多人在很多地方都提到过这个词。现代人,多将它用在男女情感中。不过,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孩子的安全感问题。

为什么是安全感?

安全感是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第一个要讲的课题,更是避不开的一个题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孩子的早期发展(0-6岁)分为了三个阶段:婴儿期、儿童期和学龄初期。其中第一个阶段“婴儿期”,孩子的心理成长主题就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千万不要以为婴儿期的孩子只是什么都不懂得的小东西,只要喂饱了就行。事实上,这时孩子开始认识人、体验周围这个世界了。光溜溜地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后,如何适应、相信这个世界是孩子面对的第一大课题。当孩子哭闹时,父母是否出现、及时给予回应,是孩子能够建立基本信任感的基础。

所以,要解决婴儿期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父母能否与孩子之间建立好的安全依恋关系至关重要。父母这种爱与情感上的及时满足,就将内化为孩子的安全感,会帮孩子更好地走向未来的世界。

什么是安全感?

个体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置时的有力与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好的安全感,有助于提升孩子对他人和世界的信任,是自由探索、及建立自信、自尊的基础。

说通俗一点,安全感就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起着关键作用的心理状态,是一种确定感和可控感。安全感建立的好的孩子,是一个在任何环境里都感到自在的孩子。他们在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都能够明白地告诉自己:我确定我能做好,同时确定事情在我的控制范围内。

现在的人们聊天,会比较频繁地提到一个说法,即“我特别缺乏安全感”。缺乏安全感的人,通常会觉得自己是被拒绝的,容易焦虑,连同人际交往也会受到影响。

前不久,中科院高文斌研究员在业内的科学早教高峰论坛上有过一个更加好懂的表达:什么是安全感?觉得外部世界靠谱,就是安全感,表现出来就是自在。强势的人,有强迫症的人,自卑的人都不自在。他们不停在耗费能量,以试图证明什么,或逃避什么,以弥补早期缺失的安全感。

所以,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不仅在以后走上社会的时候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且会影响到成年以后的亲密关系。而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则在0-6岁。所以,3岁看大7岁看老,是有科学依据的。

黏妈妈,其实就是孩子在建构安全感的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成长现象。

我将这种现象漫画化了——插播一下……

漫画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宝宝因为跟妈妈分开得了荨麻疹。得荨麻疹这种现象,在小宝宝身上,其实很普遍。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医上讲忧伤肺,而肺主皮毛,很多时候孩子心里面焦虑说不出来,怎么办?他会有一些躯体化的反应,实际上大人也是这样。医学上,有一种疾病的名字叫心因性疾病,就是因为我们焦虑的太多,忧伤的太多,即使我们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但是实际上已经开始有了一些躯体化反应。

孩子不会表达,尤其是小孩子一岁以前。我们知道,分离焦虑主要发生在六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上到一岁半之间,孩子都不能很清楚地表达自己要的是什么,他心里想的是什么。那么,他怎么来表示自己的忧虑或焦虑呢?他就是通过自己的一些躯体化的反应。

所以刚才漫画里,大家看到孩子得荨麻疹的这种现象,并不少见。我在生活中,会发现有很多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妈妈没有跟他们做好分离的仪式,导致了孩子跟妈妈短时间分离以后表现出了很多的紧张,大哭、大叫,甚至是撕心裂肺的这种哭喊。

为什么跟孩子分离的时候,孩子有这么大的情绪反应?从心理学上来讲,孩子的这种反应是因为他的思维方式。

客体永恒性和孩子的分离焦虑

六个月左右的孩子,一直到两岁半左右,他们的思维方式,其实都不具有客体永恒性。怎么说呢?他认为在你眼前的玩具,这个玩具就存在,如果把这个玩具拿开,这个玩具就不存在了,即使把这个玩具藏在他身边的毯子底下,当他看不见的时候,他就认为它消失了。

孩子的独特思维方式一——客体永恒性

这是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时使用的一个概念:客体永恒性。所谓客体永恒性,即指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比如一样事物不在眼前,孩子仍能够相信,这样物体没有消失,仍然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存在。

孩子大约在1岁前后,才开始慢慢习得客体永恒的概念。但是学会之前,孩子的逻辑是非常决绝的:你在眼前,你就在。你不在眼前,你就不在。所以,对孩子来说,每一次分别,几乎都像是场悲壮的“生别离”。所以妈妈们会发现,有些孩子是妈妈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有些孩子夜里睡不安稳,需要妈妈在身边才能睡踏实。

所以妈妈离开的时候,孩子的小脑袋里正在想:妈妈就这样走了吗?

妈妈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因为从小中国人有坐月子的习惯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坐月子,因为坐月子在帮助妈妈和孩子建立一个非常非常亲密的、安全的依恋关系。三岁以前的分离焦虑,其实表现出孩子在建构安全感的时候遭遇到了危机。

如果没有建立好安全感,孩子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一些特点?就是不够自信,认为自己没有价值,认为妈妈不够爱自己,走进幼儿园的时候不能跟小朋友建立安全的、亲密的人际交往关系,甚至当他走入社会的时候都没有办法正常社会化,也就是说不能够履行他的社会功能。

所以三岁以前的安全感的建立非常之重要,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分离焦虑,一定要好好地面对。

若孩子有分离焦虑现象,较简单的办法是,建立分离仪式。比如对上班族的妈妈而言,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早上出门要亲亲,说再见;晚上回家要抱抱,夸宝宝乖之类。最好不要不告而别,不得不离开的时候,要让孩子知道,并在许诺的时间内回到孩子身边。

要从根儿上解决孩子的分离焦虑,就要帮孩子建构安全感

很多妈妈问我,说给孩子安全感,怎么样给孩子安全感呢?我今天先给大家四个最基本的办法。

第一,我们要保证人是稳定的。

也就是在小孩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是头三年,千万不要家里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如果是这种状况孩子就搞不清楚到底谁可以对他负责任,所以经常我们会说第一个主要的负责人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负责人一定要稳定,要么是妈妈,要么是爸爸,要么是固定的一位长辈。

稳定的状态给了孩子稳定的安全感,所以切忌在孩子头三年的时候不要让家里面变成一个菜货市场。为什么?因为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也是从单一,从一维到多维的过程,孩子小的时候就只能喝奶,可是奶水里有丰富的营养。如果小的时候你给他吃包子,给他吃饺子,虽然很好吃,但是他消化不了,吸收不了,那么对于他来说就不是好的东西。我们经常给孩子很多关爱,可实际上会发现这些爱并不是孩子所需要的,那么这种爱就没有价值。所以请爸爸妈妈们切忌,在头三年给孩子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

孩子的独特思维方式二——孩子思维的一维性

3岁以前,孩子的思维基本都是一维的。孩子的一维世界里,一切都很简单,如果给他们母乳,那么他们就不需要其他食物甚至包括奶粉;如果是妈妈带孩子,那么他们就不需要其他抚养人;只吃一样东西,只认一个人,如此得以存活的,也只能是孩子。

这种一维性决定了孩子只需要那么多,大人给得再多,孩子也吸收不了。因此,在早期如果给孩子频繁地更换抚养人,孩子的体质往往不会好。因为他们需要的是唯一,而不是多样化;需要的是稳定,而不是改变。孩子们的身心,消化不了这样的变化。拿抚养人举例。在中国,妈妈生完孩子后会坐月子。此时,孩子一般都和妈妈睡在一起,不会分床,更不怎么出门。这与西方育儿方式有着很大区别,也让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依恋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孩子对于自己所认定的这个唯一的抚养人更加依赖,所以孩子们大一些后的分离焦虑和认生等现象会更加普遍,表现也更加强烈。这些强烈的表现不过是孩子爱妈妈的明证,是在独特的、更加紧密的中国式家庭观念下长大的孩子会有的正常表现。

第二,给孩子可控感。

什么是可控呢?

经常有妈妈跟我说,是不是孩子一哭了我就应该去抱,孩子一饿了我就应该去喂,孩子摔倒了我就去扶,可是外国的专家说得却是,他们总是说你不要着急,晾一晾他们没什么的,你晾一晾他们,反而让他们觉得他不能用哭声要挟你,到底是这样的?

我认为不是。关于所谓的国外专家的这种观点,专业上叫“哭声免疫法”。关于育儿知识,请你







































郑华国
郑华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km.com/shqtys/1688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