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20日是第31个“全国爱牙日”,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副主题是“刷牙漱口用牙线?洁牙护龈促健康”。以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为切入点,加大口腔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口腔健康意识,建立自我口腔健康行为,营造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
提醒广大市民,做到一下八点,口腔健康不是问题!
每天有效刷牙两次
1
每天至少要刷牙两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坚持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可以有效预防龋齿和牙周疾病。
(一)
提倡用水平颤动拂刷法刷牙。
1.刷毛与牙齿大约呈45°角,轻微加压。2.以2~3颗牙为一组,以短距离颤动牙刷10次左右,移动至下一组牙齿时候刷牙范围应有所重叠。
3.刷牙有顺序,面面俱到。
4.刷牙时间至少2分钟。
(二)
提倡使用保健牙刷,注意及时更换。
为防止牙刷藏匿细菌,一般应每三个月左右更换一把牙刷。若刷毛发生弯曲倒伏或沉积污垢,会对口腔组织造成损伤及污染,则需立即更换。(三)
提倡使用牙线或牙间刷辅助清洁牙间隙。
牙齿与牙齿之间的间隙称为牙缝隙,牙缝隙最容易滞留细菌和软垢。刷牙时牙刷刷毛不能完全伸及牙缝隙,如果在每天刷牙后,能够配合使用牙线或牙缝刷等帮助清洁牙缝隙,可以达到彻底清洁牙齿的目的。提倡使用含氟牙膏
2
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是安全、有效的防龋措施,3岁以下的幼儿每次用量为米粒大小,3-6岁儿童每次用量为黄豆粒大小,成人每次刷牙只需用大约0.5~1克(长度约0.5~1厘米)的膏体即可。
健康饮食保护牙齿
3
提倡科学吃糖,应尽量减少每天吃糖的次数,少喝碳酸饮料,进食后用清水或茶水漱口,晚上睡前刷牙后不能再进食。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4
建议每年至少一次的口腔健康检查,能及时发现口腔疾病,早期治疗。此外,最好每年一次洁牙(洗牙),保持牙齿坚固和牙周健康。
不要带着口腔疾病怀孕
5
一旦妇女已经怀孕,那么在怀孕早期和晚期接受复杂口腔治疗,会因为紧张和疼痛等因素,增加胎儿流产或早产的风险。因此,女性在计划怀孕前就应主动接受口腔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内的疾病或隐患,避免在怀孕期间可能因为发生口腔急症,而带来的治疗不便和风险。
孩子口腔健康是家长的责任
6
(一)
从出生开始,家长应为婴幼儿清洁口腔。
可以每天用软纱布或软毛牙刷轻轻地为孩子擦洗口腔。
(二)
儿童学习刷牙,家长应帮助和监督。
0~3岁儿童的口腔护理由家长帮助完成,每日至少2次。3~6岁开始,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开始教儿童自己用最简单的“转圈法”刷牙。此外,家长还应每日帮孩子刷牙1次。6岁以后,儿童基本掌握了刷牙方法,但家长还要监督孩子,以保证刷牙的效果。
(三)
帮助孩子尽早戒除口腔不良习惯。
儿童口腔不良习惯有:吮指、咬下唇、吐舌、口呼吸等,应尽早戒除,否则会造成上颌前突、牙弓狭窄、牙列拥挤等口颌畸形。如果3岁以上的儿童仍存在上述不良习惯,且不能通过劝导而戒除,医院诊治,通过适当的矫正方法,帮助其戒除不良习惯。
(四)
乳牙龋病应及时治疗
要端正“乳牙总是要换的,坏了不用治”的错误观念。
为适龄儿童进行窝沟封闭
7
“六龄牙”是萌出时间最早的恒磨牙,其咀嚼功能最强大,也最容易发生龋病。窝沟封闭是预防恒磨牙窝沟龋的最有效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所有的牙齿都需要做窝沟封闭,要由医生检查后,确认符合适应证的牙齿才需要做。同时,做完窝沟封闭的儿童仍然不能忽视每天认真刷牙。
牙齿缺失应及时修复
8
牙齿具有咀嚼食物、辅助发音和维持面容形态的功能。牙齿缺失易发生咀嚼困难、对颌牙伸长、邻牙倾斜等。前牙缺失还会导致发音不准、面部形态发生变化,全口牙丧失后,咀嚼十分困难,面容明显苍老。因此,不论失牙多少,都应及时进行义齿修复。
专家推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