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6月19日年口腔执业医师技能考试

?

一般检查下颌下腺

颞下颌关节检查

全面视诊,粘膜消毒,右侧下颌下腺的检查

咬合关系检查。

1.磨牙咬合关系确定并记录正中(牙合)时上下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向咬合接触关系是中性关系、远中关系或近中关系。中性关系是指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颌第一磨牙的颊沟处;远中关系是指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与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相对,甚至位于下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近中关系是指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与下颌第一磨牙远中颊尖相对,甚至位于下颌第一、二磨牙之间。

2.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覆(牙合)为上前牙切端覆盖下前牙唇面的垂直距离。上前牙切端覆盖下前牙唇面切1/3以内者为正常覆(牙合),超过者为深覆(牙合)。上前牙切端覆盖至下前牙唇面中1/3以内者为Ⅰ°深覆(牙合);上前牙切端覆盖至下前牙唇面颈1/3以内者为Ⅱ°深覆(牙合);上前牙切端覆盖至下前牙唇面颈1/3以上,下前牙切端咬在上前牙腭侧牙龈组织上者为Ⅲ°深覆(牙合)。除正常覆(牙合)和深覆(牙合)外,正中(牙合)时上下前牙切端垂直向无覆盖关系,存在一定垂直向间隙者为开(牙合)。覆盖为上前牙切端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其距离在3mm以内者为正常覆盖,超过者为深覆盖。上前牙切端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在3~5mm之间者为Ⅰ°深覆盖;水平距离在5~7mm之间者为Ⅱ°深覆盖;水平距离大于7mm者为Ⅲ°深覆盖。除正常覆盖和深覆盖外,上、下颌前牙切端相对者为对刃关系(对刃(牙合))。下前牙切端盖过上前牙切端者为反(牙合)关系。

3.中线关系牙列中线是指通过左右中切牙近中接触点的垂线。正常者,上、下颌牙列中线应重合一致,而且应与面部中线一致。对于牙列中线偏移者,应记录上、下颌中线之间及与面部中线之间的左右偏移程度。

一般检查,颞下下颌下腺关节检查

口腔一般检查包括视诊、探诊、叩诊、扪诊和牙齿松动度的检查。实行每项检查操作前,向被检查者做适当的说明;检查动作应尽量轻柔,避免引起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损伤,在检查实施后告知被检查者检查结果,并给予必要的防治指导。检查时应首先检查主诉部位,然后再按一定顺序,如从右上象限→左上象限→左下象限→右下象限依次进行全口牙的检查,以免遗漏。检查时正确握持器械,一般左手握持口镜,右手使用探针和镊子,检查时右手无名指为支点,防止滑脱和误伤。熟练应用口镜反射并集中光线于被检查部位,增加照明,通过口镜形成镜像反映不能直视的检查部位,利用口镜牵拉软组织。

1.视诊视诊内容包括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口腔颌面部和软组织情况、牙齿和牙列情况等。

(1)全身健康状况:观察患者的全身健康和精神健康状况。

(2)颌面部情况:观察颌面部发育是否正常,是否对称,有无肿胀、畸形、肿物及窦道等。

(3)口腔软组织:观察牙龈是否充血肿胀以及肿胀的程度和范围,是否存在窦道;黏膜色泽是否正常,有无水肿、溃疡、肿物等。

(4)牙和牙列:观察牙颜色、形态和质地变化,如龋损、着色、牙体缺损、畸形、隐裂以及磨耗等;观察牙排列、数目是否正常、有无发育异常、牙列是否完整、有无缺失牙;观察口腔中修复体的情况,如充填体是否完整、边缘是否密合、有无继发龋坏等。

2.探诊

(1)工具:普通探针(5号镰形探针)。大弯端用于检查(牙合)面,三弯端用于检查邻面。

(2)探查内容:探查龋或缺损部位的范围、深浅、质地以及是否敏感及露髓;有无邻面龋坏发生;充填体边缘的密合程度,有无继发龋及悬突;牙本质敏感的部位和敏感程度。

(3)探诊方法:探诊时采用执笔式握持探针,一定要有支点,动作轻巧,不可用力探入深龋近髓处或可疑露髓孔,以免引起患者不必要的疼痛。

注意:普通探针不能用于牙周袋的探诊,以免刺伤牙周组织。探查时还要注意邻面的探诊不要遗漏。

3.叩诊

(1)工具:金属手持器械的平端,如银汞充填器的柄端、金属口镜柄、压光器柄等,但是不能用尖头镊子柄作叩诊工具。

(2)叩诊方法:执毛笔式握持器械,垂直向叩诊叩击牙尖或切缘,水平向叩击牙冠部唇(颊)舌面中部或牙尖嵴,依据患牙对叩诊的反应(包括叩痛和声音清浊),判断根尖部和牙周膜的健康状况和炎症程度。一般选择正常邻牙作为对照牙,先叩击邻牙作为对照。

(3)叩诊检查的要点:叩诊顺序为先叩击正常牙作为对照,再叩击患牙。叩诊的力量宜先轻后重,一般以叩诊正常牙不引起疼痛的力量为适宜力量。

(4)叩诊结果的表述和记录

叩痛(-):表示用适宜力量叩诊患牙反应同正常牙。

叩痛(±):用适宜力量叩诊患牙感觉不适。

叩痛(+):重于适宜力量叩诊,引起患牙轻痛。

叩痛(+++):轻于适宜力量叩诊,引起患牙剧烈疼痛。

叩痛(++):患牙的叩痛反应介于叩痛(+)和叩痛(+++)之间。

(5)容易出现的问题

1)选择不正确的工具:比如选择尖头镊子进行叩诊。

2)叩诊顺序和方法不正确:比如仅进行垂直或水平向一个方向的叩诊,或者先进行患牙的叩诊,叩诊力量过大等。

3)记录结果不正确:比如将叩诊结果记录为疼痛、不痛等,或记为叩(-)、叩(+)等。

4.扪诊医师用手指触扪可疑病变部位,了解病变部位、范围、有无扪痛、有无波动感等。

(1)根尖部扪诊:用示指指腹于可疑患牙的邻牙唇颊侧或舌侧牙龈的根尖部开始扪压,慢慢向可疑患牙根尖部移动,观察是否有压痛。如有压痛则提示根尖周组织有炎症存在。

(2)脓肿波动感扪诊:若根尖周已形成脓肿,应以示指和中指双指轻放在脓肿部位,分别用两指交替上下推压按动,用指腹扪及波动感。

(3)注意事项:扪诊时应按照扪诊顺序操作,不要遗漏扪诊内容,在进行脓肿扪诊时,要体现手指交替按压的动作,用另一手指感知波动感。

5.牙齿松动度的检查

(1)方法用镊子夹住前牙切端或抵住后(牙合)面的窝沟,做唇舌向(颊舌向)、近远中向和上下向摇动牙,观察牙晃动的程度。

(2)结果记录

Ⅰ度松动:仅唇舌向或颊舌向一个方向晃动,或晃动幅度小于1mm。

Ⅱ度松动:两个方向的晃动,即除唇舌向或颊舌向晃动外,近远中向也有晃动,或晃动幅度在1~2mm之间。

Ⅲ度松动:三个方向的晃动,即唇舌向或颊舌向、近远中向和垂直方向均有晃动,或晃动幅度大于2mm。

(3)常见问题或错误

1)后牙松动度检查时使用镊子夹持后牙牙冠,

2)结果仅记录为松动和不松动。

颞下颌关节检查

(一)面型及关节动度检查

1.观察面部左右是否对称,包括关节区、下颌角、下颌支和下颌体的大小和长度是否正常、双侧是否对称;颏点是否居中,面下1/3是否协调。

2.髁突活动度检查有两种方法:以双手示指或中指分别置于两侧耳屏前方、髁突外侧,嘱患者作开闭口运动,感觉髁突动度;或将小指伸入外耳道内,贴外耳道前壁进行触诊。检查时注意双侧对比。

(二)下颌运动检查

1.开口度和开口型是否正常,两侧关节动度是否一致。

2.弹响和杂音:有无关节弹响和杂音,弹响发生的时间、性质、次数和响度;在开闭口运动时是否有绞锁。

(三)咀嚼肌及关节区触诊检查

1.检查髁突后区和髁突外侧是否有压痛。

2.检查颞肌、咬肌、翼外肌等咀嚼肌群的收缩力,是否有压痛,双侧是否对称。口内检查颞肌前份(下颌支前缘向上)、翼外肌下头(上颌结节上方)和翼内肌下部(下颌磨牙舌侧后下方和下颌支内侧面)。

牙髓温度测试

下颌下腺检查

颞下颌关节检查

基本口腔检查咬合关系检查叩诊

牙周探针

牙髓温度测试

下颌下腺检查

颞下颂关节检查。

(一)面型及关节动度检查

1.观察面部左右是否对称,包括关节区、下颌角、下颌支和下颌体的大小和长度是否正常、双侧是否对称;颏点是否居中,面下1/3是否协调。

2.髁突活动度检查有两种方法:以双手示指或中指分别置于两侧耳屏前方、髁突外侧,嘱患者作开闭口运动,感觉髁突动度;或将小指伸入外耳道内,贴外耳道前壁进行触诊。检查时注意双侧对比。

(二)下颌运动检查

1.开口度和开口型是否正常,两侧关节动度是否一致。

2.弹响和杂音:有无关节弹响和杂音,弹响发生的时间、性质、次数和响度;在开闭口运动时是否有绞锁。

(三)咀嚼肌及关节区触诊检查

1.检查髁突后区和髁突外侧是否有压痛。

2.检查颞肌、咬肌、翼外肌等咀嚼肌群的收缩力,是否有压痛,双侧是否对称。口内检查颞肌前份(下颌支前缘向上)、翼外肌下头(上颌结节上方)和翼内肌下部(下颌磨牙舌侧后下方和下颌支内侧面)。

牙髓温度测试。

牙髓活力测验是诊断牙髓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包括牙髓温度测验(冷测、热测)和牙髓活力电测验。

(一)工具

1.冷测自制小冰棒或成品化学挥发剂罐(如四氟乙烷、氯乙烷、乙醚等)。小冰棒的制作方法:取直径约为0.5cm、长约5cm的聚乙烯小管,将一端加热封闭,由另一端注入清水。把小管直立放于冰箱内冷冻,冻结后备用。

2.热测牙胶棒、酒精灯、火柴或打火机。

3.棉纱卷。

(二)测验方法

1.告知受试者牙髓活力检查的目的和受试牙可能出现的反应,如凉、热、钻入感、麻刺感、疼痛等,并教授有反应时的示意方式。

2.用干棉纱卷放置于测试牙的唇(颊)和(或)舌侧,隔离唾液。

3.先测健康对照牙,再测可疑牙。对照牙选择的顺序:同颌同名牙为首选,如果该牙丧失或有病变,可选对颌对侧同名牙或对侧同名牙的邻牙中与待测牙萌出时间接近、体积相当的牙齿。

4.测试牙面应选择没有牙体病损或充填体的完整牙面,一般选牙的唇、颊面的中1/3,亦可在舌面测试,因为这些牙面不受磨耗等的影响。

5.冷测从冰箱中取出小冰棒放于手中稍加捂化,慢慢挤出冰棒头贴放在测试牙面上,观察牙齿反应,也可用小棉球蘸化学挥发剂放在牙面上测试。

6.热测将牙胶棒一端置于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使之变软(约65~70℃),但不要冒烟燃烧,立即贴放在湿润的测试牙面,观察牙齿反应。

(三)测验结果的描述

1.牙髓温度测验的结果经与对照牙比较,可分为正常、敏感、迟钝和无反应四级反应,应客观记录在病历中。

(1)正常:测试牙出现短暂的轻度感觉反应(如凉、热刺激传入等),该反应随刺激源的撤除而立即消失,反应程度和时间与对照牙相同。

(2)敏感:测试牙的反应速度快,疼痛程度强,持续时间长;比敏感反应稍轻者可表现为“一过性敏感”,指测试牙对温度刺激(尤其是冷刺激)反应迅速,有疼痛感觉,持续时间极短暂,一般为可复性牙髓炎的反应;比敏感反应程度更重者表现为“激发痛”,指测试时诱发剧烈疼痛,且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为急性牙髓炎;急性化脓性牙髓炎的患牙,热刺激有时可引起剧痛,冷刺激反而使疼痛缓解,又称热痛冷缓解。

(3)迟钝:测试牙在温度刺激去除片刻后才出现反应,或施加强烈刺激时才有微弱的感觉;有时在测试片刻后感觉一阵较为剧烈的疼痛,称为迟缓反应性痛。多发生在慢性牙髓炎或部分牙髓已坏死的患牙。

(4)无反应:反复测试,加大刺激强度测试牙均无反应。一般为失去牙髓活力的死髓牙或经过牙髓治疗的无髓牙。

(四)注意事项

1.牙齿对温度和电的反应受年龄、病变等的影响,个体差异也大,没有可供参考的恒定量化指标,临床测试时,必须以患者自身的正常牙作为对照,从两牙对温度或电刺激的反应对比中判断牙髓的状态。

2.测试对照牙与可疑牙时,二者被测试的条件应尽量一致,例如在相应的牙面,相同的部位,用相同的测试法,用相同的刺激强度等,以便于对比。

3.禁用两个可疑的牙齿互相对比,也不能在无对照的情况下仅根据测试牙对刺激的反应判断牙髓的状态。

4.冰棒冷测时,如有多个可疑牙,应从牙列后部向前逐个测验,以免冰水流入后牙,影响反应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5.用牙胶热测时,牙面应保持湿润,以防止牙胶粘于牙面。

(五)常见问题

1.检查前未做必要的医嘱说明。

2.测试时未隔唾。

3.未选对照牙、对照牙选择错误,或测试顺序颠倒。

4.测试部位有病损或充填体。

5.冷测用三用枪的气或水。

6.牙胶热测时烫伤口腔软组织。

7.牙髓温度测验的结果用(+)、(-),或疼痛、不痛等表示。

牙髓活力测试。

牙髓活力测验是诊断牙髓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包括牙髓温度测验(冷测、热测)和牙髓活力电测验。

(一)工具

1.冷测自制小冰棒或成品化学挥发剂罐(如四氟乙烷、氯乙烷、乙醚等)。小冰棒的制作方法:取直径约为0.5cm、长约5cm的聚乙烯小管,将一端加热封闭,由另一端注入清水。把小管直立放于冰箱内冷冻,冻结后备用。

2.热测牙胶棒、酒精灯、火柴或打火机。

3.棉纱卷。

(二)测验方法

1.告知受试者牙髓活力检查的目的和受试牙可能出现的反应,如凉、热、钻入感、麻刺感、疼痛等,并教授有反应时的示意方式。

2.用干棉纱卷放置于测试牙的唇(颊)和(或)舌侧,隔离唾液。

3.先测健康对照牙,再测可疑牙。对照牙选择的顺序:同颌同名牙为首选,如果该牙丧失或有病变,可选对颌对侧同名牙或对侧同名牙的邻牙中与待测牙萌出时间接近、体积相当的牙齿。

4.测试牙面应选择没有牙体病损或充填体的完整牙面,一般选牙的唇、颊面的中1/3,亦可在舌面测试,因为这些牙面不受磨耗等的影响。

5.冷测从冰箱中取出小冰棒放于手中稍加捂化,慢慢挤出冰棒头贴放在测试牙面上,观察牙齿反应,也可用小棉球蘸化学挥发剂放在牙面上测试。

6.热测将牙胶棒一端置于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使之变软(约65~70℃),但不要冒烟燃烧,立即贴放在湿润的测试牙面,观察牙齿反应。

(三)测验结果的描述

1.牙髓温度测验的结果经与对照牙比较,可分为正常、敏感、迟钝和无反应四级反应,应客观记录在病历中。

(1)正常:测试牙出现短暂的轻度感觉反应(如凉、热刺激传入等),该反应随刺激源的撤除而立即消失,反应程度和时间与对照牙相同。

(2)敏感:测试牙的反应速度快,疼痛程度强,持续时间长;比敏感反应稍轻者可表现为“一过性敏感”,指测试牙对温度刺激(尤其是冷刺激)反应迅速,有疼痛感觉,持续时间极短暂,一般为可复性牙髓炎的反应;比敏感反应程度更重者表现为“激发痛”,指测试时诱发剧烈疼痛,且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为急性牙髓炎;急性化脓性牙髓炎的患牙,热刺激有时可引起剧痛,冷刺激反而使疼痛缓解,又称热痛冷缓解。

(3)迟钝:测试牙在温度刺激去除片刻后才出现反应,或施加强烈刺激时才有微弱的感觉;有时在测试片刻后感觉一阵较为剧烈的疼痛,称为迟缓反应性痛。多发生在慢性牙髓炎或部分牙髓已坏死的患牙。

(4)无反应:反复测试,加大刺激强度测试牙均无反应。一般为失去牙髓活力的死髓牙或经过牙髓治疗的无髓牙。

(四)注意事项

1.牙齿对温度和电的反应受年龄、病变等的影响,个体差异也大,没有可供参考的恒定量化指标,临床测试时,必须以患者自身的正常牙作为对照,从两牙对温度或电刺激的反应对比中判断牙髓的状态。

2.测试对照牙与可疑牙时,二者被测试的条件应尽量一致,例如在相应的牙面,相同的部位,用相同的测试法,用相同的刺激强度等,以便于对比。

3.禁用两个可疑的牙齿互相对比,也不能在无对照的情况下仅根据测试牙对刺激的反应判断牙髓的状态。

4.冰棒冷测时,如有多个可疑牙,应从牙列后部向前逐个测验,以免冰水流入后牙,影响反应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5.用牙胶热测时,牙面应保持湿润,以防止牙胶粘于牙面。

(五)常见问题

1.检查前未做必要的医嘱说明。

2.测试时未隔唾。

3.未选对照牙、对照牙选择错误,或测试顺序颠倒。

4.测试部位有病损或充填体。

5.冷测用三用枪的气或水。

6.牙胶热测时烫伤口腔软组织。

7.牙髓温度测验的结果用(+)、(-),或疼痛、不痛等表示。

特殊检查

特殊检查,牙髓电活力检查。

第一考站:牙髓活力检查

(一)工具电活力测验仪、导电胶或润湿的小滤纸片。

(二)测验方法

电测在被测牙面上放少许导电剂或湿润的小纸片,将电测仪工作端放于牙面导电处,请患者一手扶持工作端的金属杆部或将挂钩挂于口角以构成电流回路。随着电流逐渐增大,对测试牙造成刺激,患者示意测试牙有感觉即应将工作端撤离牙面,记录表盘显示的读数。每牙测2~3次,取平均数值作结果。牙髓活力电测验的结果用于反映测试牙有无牙髓活力,但不能指示牙髓的不同病理状态。在相同的电流输出档位下,测试牙与对照牙的电测值之差大于10时,表示测试牙的牙髓活力与正常有差异。如电测值达到最大时测试牙仍无反应,表示牙髓已无活力。因此,临床上对电测反应的描述仅为正常和无反应两个指标。

注意事项

1.牙齿对温度和电的反应受年龄、病变等的影响,个体差异也大,没有可供参考的恒定量化指标,临床测试时,必须以患者自身的正常牙作为对照,从两牙对温度或电刺激的反应对比中判断牙髓的状态。

2.测试对照牙与可疑牙时,二者被测试的条件应尽量一致,例如在相应的牙面,相同的部位,用相同的测试法,用相同的刺激强度等,以便于对比。

3.禁用两个可疑的牙齿互相对比,也不能在无对照的情况下仅根据测试牙对刺激的反应判断牙髓的状态。

4.冰棒冷测时,如有多个可疑牙,应从牙列后部向前逐个测验,以免冰水流入后牙,影响反应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5.用牙胶热测时,牙面应保持湿润,以防止牙胶粘于牙面。

6.电测反应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问题,如刚萌出的年轻恒牙根尖未完全形成和新近外伤患牙对电测的反应常呈假阴性表现,牙髓坏死液化、患牙有大面积银汞充填体或全冠时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五)常见问题

1.检查前未做必要的医嘱说明。

2.测试时未隔唾。

3.未选对照牙、对照牙选择错误,或测试顺序颠倒。

4.测试部位有病损或充填体。

5.冷测用三用枪的气或水。

6.牙胶热测时烫伤口腔软组织。

7.牙髓温度测验的结果用(+)、(-),或疼痛、不痛等表示。

8.牙髓电活力测验结果描述为敏感、迟钝等。

下颌下腺检查。

下颌下腺检查是口腔颌面外科要求掌握的一项基本检查方法,在临床应用的几率也很高,因此要求口腔科医师不但知道,还应该能够准确操作。

(一)体位

检查时患者取坐位,检查者应站在其右方(前或后),患者头稍低,略偏向检查侧,使皮肤、肌肉松弛,便于触诊。

(二)检查内容及方法

视:平视时及仰头位正面观双侧下颌下区是否对称;开口位双侧口底是否对称,口底下颌下腺导管开口处有无异常分泌物或黏膜红肿、溃疡等。

触:检查者手指紧贴下颌下区皮肤,首先触诊下颌下腺的大小、质地、活动度及有无异常包块和触压痛。进一步对下颌下区进行双合诊。复查以上口外触诊内容,同时由后向前检查口内下颌下腺导管的质地,有无结石,口外挤压腺体后观察口内导管口分泌情况。注意口内检查时应戴手套。

一般检查,颞下颌关节

牙髓温度检查

牙髓温度检查

下颌下腺检查

下颌下腺检查

第二站:口腔基本操作技能和临床基本急救技术

上牙槽后神经阻止麻醉加人工呼吸加开髓术左上后牙松动,牙列缺损,继发龋

全冠制备,上牙槽神经麻醉,人工呼吸

bass刷牙法,量血压吸氧术,窝沟封闭,右下四拔除术开髓术,上颌阻滞麻醉,胸外按压

备牙,刷牙,上阻,人工呼吸,血压

洁治,二类洞,急救胸外按压

上牙槽后神经麻醉,二类洞,人工呼吸

牙拔除,窝沟封闭,吸氧术

测血压,吸氧术,巴士刷牙,窝沟封闭,前牙拔出除术。

血压测量

被检者在安静环境休息5~10分钟,采取坐位或仰卧位,裸露被测上肢,伸直并轻度外展,肘部与心脏相平(坐位平第4肋间、卧位平腋中线),袖带气囊中间部分对准肱动脉,紧贴皮肤缚于上臂,袖带下缘在肘窝横纹上2~3cm。检查者在肘窝上触及肱动脉搏动明显处,将听诊器体件置于此处,但不得与袖带接触。然后向袖带内充气,待肱动脉搏动听诊消失,再将汞柱升高20~30mmHg,然后,缓慢放气,听到第一声的数值为收缩压,声音消失时的数值为舒张压。应测量两次,以数值较低的一次为准。血压的正常值:上肢收缩压为90~mmHg,舒张压为60~90mmHg。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达到或超过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小于收缩压90mmHg和(或)舒张压60mmHg为低血压。

吸氧术

适应证,物品准备。操作者洗手,将所用物品携至床旁,核对患者,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得患者同意,戴口罩,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用手电筒检查患者鼻腔,用湿棉签清洁两侧鼻孔,安装氧气表并检查是否漏气,连接吸氧管,调节氧流量,润滑吸氧管并检查是否通畅,将吸氧管轻轻插入两侧鼻孔内并妥善固定。记录给氧时间、氧流量,并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清洁患者面部及整理床位。

Bass刷牙法

1.将刷头置于牙颈部,刷毛指向牙根方向(上颌牙向上,下颌牙向下),刷毛与牙长轴大约成45°角,轻微加压,使刷毛部分进入牙龈沟内,部分置于牙龈上。

2.从后牙颊侧以2~3颗牙为一组开始刷牙,用短距离水平颤动的动作在同一部位数次往返,然后将牙刷向牙冠方向转动,拂刷颊面。刷完第一个部位后,将牙刷移至下一组2~3颗牙的位置重新放置,注意与前一个部位保持有重叠的区域,继续刷下一个部位,按顺序刷完上下牙齿的唇(颊)面。

3.用同样的方法刷后牙的舌(腭)面。

4.刷上前牙舌面时,将刷头竖放在牙面上,使前部刷毛接触龈缘,自上而下拂刷。刷下前牙舌面时,自下而上拂刷。

5.刷(牙合)面时,刷毛指向(牙合)面,稍用力作前后来回刷。

窝沟封闭术

物品准备

实施窝沟封闭前需做好物品准备,包括综合治疗椅、三用枪、低速手机、吸唾器、光固化灯、口镜、探针、镊子、小毛刷、棉卷、酸蚀剂、封闭剂等。

操作步骤

1.清洁牙面酸蚀与封闭前首先应对牙面,特别是窝沟作彻底清洁,方法是在低速手机上装好锥形小毛刷或橡皮杯,蘸上适量清洁剂刷洗牙面(也可采用干刷)。清洁剂可以用浮石粉或不含氟牙膏,但不能使用含有油质的清洁剂或过细磨料。彻底冲洗牙面后应冲洗漱口,去除清洁剂,再用尖锐探针清除窝沟中残余的清洁剂。

2.酸蚀清洁牙面后即用棉纱球隔湿,将牙面吹干后用细毛刷、小棉球或小海绵块蘸适量酸蚀剂放在将要被封闭的牙面上。酸蚀剂可为磷酸液或含磷酸的凝胶,酸蚀面积应为接受封闭的范围,一般为牙尖斜面2/3。恒牙酸蚀20~30秒,乳牙酸蚀60秒。

3.冲洗和干燥用蒸馏水彻底冲洗酸蚀后的牙面,通常用水枪或注射器加压冲洗牙面10~15秒,边冲洗边用排唾器吸干,去除牙釉质表面的酸蚀剂和反应产物。如用含磷酸的凝胶酸蚀,冲洗时间应加倍。冲洗后立即更换干棉卷隔湿,随后用无油无水的压缩空气吹干牙面约15秒。

4.涂布封闭剂用细刷笔、小海绵或制造厂家的专用供应器,将光固化封闭材料涂布在已酸蚀的牙面上并覆盖全部酸蚀面,涂布过程中注意使封闭剂渗入窝沟,排出窝沟内的空气。

5.固化涂布光固封闭剂后,立即用可见光源照射。照射距离约离牙尖1mm,照射时间要根据采用的产品类型与可见光源性能决定,一般为20~40秒。照射的部位要大于封闭剂涂布的部位。

6.检查在封闭剂固化后,术者应用探针进行全面检查,了解固化程度、粘结情况、有无气泡存在,寻找遗漏或未封闭的窝沟,观察有无过多封闭材料和是否需要去除,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成功的标准窝沟封闭成功的标准是所有窝沟包括上颌牙的腭沟和下颌牙的颊沟均已进行封闭;封闭材料固化完全并牢固附着在窝沟表面;封闭剂厚薄适中、无气泡。

牙齿拔除术:

(一)上颌前牙拔除

1.麻醉一般选用拔除牙的唇腭侧局部浸润麻醉。

2.方法根据所拔牙的牙根解剖特点,上颌切牙、侧切牙拔除时,应先作扭转动作,一定程度松动后再作直线牵引;上颌尖牙拔除时,应先唇侧摇动,结合扭转但幅度要小,最后向唇侧切端牵引拔出。

下颌前牙拔除

1.麻醉选用拔除牙的唇舌侧局部浸润麻醉。

2.方法拔除下颌切牙和侧切牙时,先充分摇动,再向唇侧上方牵引,不宜使用扭转。

下颌尖牙拔除时,应反复向唇舌侧摇动,并配合小幅度的扭转,最后向上、向唇侧牵引拔除。

人工呼吸,前磨牙拔除术,龈上洁治术

开髓,龈上洁治术,下颌下腺检查,Bass刷牙书,胸外按压,量血压人工呼吸,上牙槽神经麻醉,二类洞

牙拔除洁治术

牙拔除,窝沟封闭,吸氧术

窝沟封闭,胸外按压,备牙,Bass刷牙法,量血压开髓,窝沟封闭,吸氧

备牙,Bass刷牙,窝沟封闭,血压,心脏按压第三站:病史采集、病例分析、医德医风和辅助检查牙周病

病史采集牙松动病例分析慢性龈炎

病例采集患者带烤瓷冠一年,先出现冷热刺激痛一周左右。病例分析死髓牙和智齿冠周炎

牙齿松动,病例分析是继发龋

主诉前牙外伤,后牙牙体缺损。非主诉复发性口腔溃疡,腺周口疮。

干槽症左上2中龋

采集,烤瓷冠修复一年自发痛3天,分析急性化脓性牙髓炎右下后牙痛一天,上下颌牙列缺损,复发性轻型溃疡主诉牙龈出血1+天,左下后牙疼痛8小时。检查D7do深龋洞,叩诊。

牙龈出血。牙外伤

牙龈出血,急性牙髓炎

慢性根尖周炎

牙髓炎

牙龈出血,牙列缺损

口腔溃疡,牙周炎

牙龈出血,牙外伤

慢性牙髓炎

牙龈炎

烤瓷牙修复体伴疼痛三天

修复,牙齿松动

病历分析:主诉诊断三叉

神经痛,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非主诉:中龋。

口腔黏膜溃疡询问病史要点

(一)现病史

1.溃疡是否有周期性发作特点。

2.溃疡持续的时间。

3.溃疡的大小、深浅及数目。

4.溃疡的好发部位。

5.溃疡的疼痛情况。

6.是否有创伤因素,如残根、残冠及不良修复体。

(二)既往史

1.是否有结核病史。

2.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3.是否有恶性肿瘤史。

(三)全身情况

1.是否有外阴部溃疡。

2.皮肤病发病情况。

3.眼病发病情况。

(四)考虑疾病: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创伤性溃疡,癌性溃疡,结核性溃疡。

病例分析:病例分析:三叉神经痛

1.症状本病的主要表现是在三叉神经某分支区域内,骤然发生闪电式的极为剧烈的疼痛。疼痛可自发,也可由轻微的刺激“扳机点”所引起。疼痛如电击、针刺、刀割或撕裂样剧痛,发作时患者为了减轻疼痛而作出各种特殊动作。发作多在白天,每次发作时间一般持续数秒、数十秒或1~2分钟后又骤然停止。两次发作之间称间歇期,无任何疼痛症状。只有少数病例在间歇期面部相应部位有轻微钝痛。疾病的早期一般发作次数较少,持续时间较短,间歇期较长,但随着疾病的发展发作愈来愈频繁,间歇期亦缩短。

病程可呈周期性发作,每次发作期可持续数周或数月,然后有一段自动的暂时缓解期。缓解期可为数天或几年,在此期间疼痛缓解甚至消失,以后疼痛复发。三叉神经痛很少有自愈者。

部分病例的发作期与气候有关,一般在春季及冬季容易发病。

有的患者由于疼痛发作时,用力揉搓面部皮肤,可发生皮肤粗糙、增厚、色素沉着、脱发、脱眉,有时甚至引起局部擦伤并继发感染。在有些患者中疼痛牵涉到牙时,常疑为牙痛而坚持要求拔牙,故不少三叉神经痛患者都有拔

牙史。

2.检查所见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无论病程长短,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仍保持罹患分支区域内的痛觉、触觉和温度觉的感觉功能和运动支的咀嚼肌功能。只有在个别病例中有某个部位皮肤的敏感性增加。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可因病变部位的不同,伴有面部皮肤感觉减退,角膜反射减退,听力降低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但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例中也有因摩擦局部皮肤增厚、粗糙,或由于做过封闭、理疗或局部敷药等而造成局部感觉减退。对这类患者应仔细检查有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以便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相鉴别。

依据病史、疼痛的部位、性质、发作表现和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一般诊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并不困难,但要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为了准确无误地判断疼痛的分支及疼痛涉及的范围,查找“扳机点”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方法。在初步确定疼痛的分支后,用1%~2%的普鲁卡因在神经孔处行阻滞麻醉,以阻断相应的神经干,这属于诊断性质的封闭。

为明确罹患的分支,即查明发生疼痛症状的分支。为了进一步明确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还是继发性者,必须同时检查伴随的其他症状和体征,如感觉、运动和反射的改变。

(一)定分支检查

定分支首先要寻找“扳机点”。各分支的常见“扳机点”的部位是:

眼支:眶上孔、上眼睑、眉、前额及颞部等部位。

上颌支:眶下孔、下眼睑、鼻唇沟、鼻翼、上唇、鼻孔下方或口角区、上颌结节或腭大孔等部位。

下颌支:颏孔、下唇、口角区、耳屏部、颊黏膜、颊脂垫尖、舌颌沟等处,并须观察在开闭口及舌运动时有无疼痛的发作。

对上述各分支的常见“扳机点”按顺序进行检查。由于各“扳机点”痛阈高低不同,检查时的刺激强度也应由轻至重作适当的改变。

1.拂诊以棉签或示指轻拂可疑之“扳机点”。

2.触诊用示指触摸“扳机点”。

3.压诊用较大的压力进行触诊。

4.揉诊对可能的“扳机点”用手指进行连续回旋式重揉动作,每一回旋需稍作刹那停顿,这种检查方法往往能使高痛阈的“扳机点”出现阳性体征,多用作眶下孔和颏孔区的检查。

(二)三叉神经功能检查

1.感觉功能可用探针轻划(触觉)与轻刺(痛觉)患侧的三叉神经各分布区的皮肤与黏膜,并与健侧相比较。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检查结果两侧相等。若痛觉丧失时,需再作温度觉检查一以试管盛冷热水试之。可用两支玻璃管分盛0~10℃的冷水和40~50℃的温水交替地接触患者的皮肤,请其报出“冷”或“热”。如痛觉与温度觉均丧失而触觉存在时,可能是脊束核损害。

2.角膜反射请患者向一侧注视,用捻成细束的棉絮轻触角膜,由外向内,反射作用为双侧直接和间接的闭眼动作。反射中枢在脑桥,输入纤维为三叉神经眼支的鼻睫神经,传出为面神经。角膜反射可以受多种病变的影响。如一侧三叉神经受损造成角膜麻痹时,刺激患侧角膜则双侧均无反应,而在作健侧角膜反射试验时,仍可引起双侧反应。

3.腭反射用探针或棉签轻刺软腭边缘,可引起软腭上提,当一侧反射消失,表明该侧上颌神经的分支腭后神经或蝶腭神经的损害。上颌神经损害时,还表现为嗅吸氨气、醋酸等时无灼痛感,以及用细软猪鬃刺激鼻腔下部黏膜时不发生喷嚏反射。

4.运动功能三叉神经运动支的功能障碍表现为咀嚼肌麻痹,咬紧牙时咬肌松弛无力。

当下颌舌骨肌与二腹肌前腹麻痹,吞咽动作时患侧此两肌松弛。

凡出现上述神经功能性改变者,说明神经径路上有损害,常见的为占位性病变,必须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局限性的麻木、感觉障碍也可能由于维生素B1缺乏、神经症、三叉神经炎、注射无水乙醇或手术后所引起,根据病史不难确定。

应注意与下列疾病相鉴别:非典型面痛、牙痛和其他牙源性疾病、鼻窦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及舌咽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如属继发性者,应针对病因治疗;如为肿瘤应作肿瘤切除。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治疗。

1.药物治疗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均应首先采用药物治疗,如无效时再考虑其他方法。

首选药物为卡马西平(痛痉宁、酰胺咪嗪),其他药物还有苯妥英钠、氯硝西泮及山莨菪碱(-2)等,也可根据情况配合使用镇痛剂。

2.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

3.针刺疗法。

4.封闭疗法。

5.理疗。

6.注射疗法。

7.手术疗法包括:①病变性骨腔清除术;②三叉神经周围支切断撕脱术,主要适用于下牙槽神经和眶下神经。

8.冷冻、激光等方法近年来有采用冷冻、激光等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亦均获一定疗效。

对三叉神经痛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应首选对机体无损害性或损害性最小的治疗方法。一般应先从药物治疗或封闭、理疗等开始,如无效时再依次选择半月神经节温控热凝、注射疗法、神经撕脱等。只有当这些方法均无效时才考虑做颅内手术。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一)急性根尖周炎的浆液期

急性根尖周炎的浆液期是根尖周炎发生的初期,临床过程很短,此刻根尖周围的牙槽骨尚无明显变化。

1.症状

(1)初期患牙根尖部不舒服、发木、浮出发胀,咬合时与对(牙合)牙有早接触感,有时咬紧患牙反而稍感舒服。此时一般无自发痛或只有轻微钝痛。

(2)随着病情发展,患牙浮出和伸长的感觉逐渐加重,出现自发性、持续性的钝痛,咬合时不仅不能缓解症状,反而引起较剧烈的疼痛,影响进食。

(3)疼痛范围局限于患牙根部,不引起放散,患者能够指明患牙。

2.检查所见

(1)患牙可见龋坏、充填体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或可查到深牙周袋。

(2)牙冠变色。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但乳牙或年轻恒牙对活力测试可有反应,甚至出现疼痛。

(3)叩痛(+)~(++),扪压患牙根尖部位出现不适或疼痛。牙龈尚无明显异常。

(4)患牙可有Ⅰ°松动。

(二)急性根尖周炎的根尖周脓肿期

急性根尖周炎的根尖周脓肿期多是由浆液性炎症发展为化脓性变化而来的,也可由慢性根尖周炎转化而来。此时,脓液只局限于根尖孔附近的牙周膜内和牙槽骨骨髓腔中。

1.症状

患牙自发性、剧烈持续的跳痛,伸长感加重,咬合时首先接触患牙并引起剧痛,患者不敢对(牙合)。

2.检查所见

(1)患牙可查及能引发牙髓坏死的牙体病损、深牙周袋或充填体等,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

(2)患牙叩痛(++)~(+++),松动Ⅱ°~Ⅲ°。

(3)根尖部牙龈潮红,但尚无明显肿胀。扪诊感轻微疼痛。

(4)相应的下颌下淋巴结或颏下淋巴结可有肿大及压痛。

(三)急性根尖周炎的骨膜下脓肿期

骨髓腔中的脓液继续向根尖周围更广泛的区域蔓延,从组织结构较薄弱之处突破排脓。最常见的途径是脓液穿过骨松质到达骨外板,再通过骨皮质上的营养孔到达骨膜下,之后突破骨膜、黏膜或皮肤向外排脓。由于骨膜坚韧、致密,不易穿破,脓液在此处积聚时,造成局部压力增高,引起极为明显的局部症状,此时,全身症状仍然较轻,若全身症状明显,应注意观察,防止发展为颌骨骨髓炎和败血症等并发症。

1.症状

(1)患牙持续性、搏动性跳痛更加剧烈,疼痛达到最高峰。

(2)患牙更觉浮起、松动,轻触患牙即觉疼痛难忍。

(3)病程多已3、5天,患者极其痛苦,影响睡眠和进食。

(4)可伴有体温升高,身体乏力等全身症状。

2.检查所见

(1)患者痛苦面容,精神疲惫。体温可有升高,约38℃左右。末梢血象白细胞增多,计数多在1.0万~1.2万/mm

3。患牙所属区域的淋巴结可出现肿大和扪痛。

(2)患牙可查及能引发牙髓坏死的牙体病损、深牙周袋或充填体等,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

(3)患牙叩痛(++)~(+++),松动Ⅲ°。

(4)患牙牙龈红肿,移行沟变平,有明显的压痛,扪诊深部有波动感。

(5)严重者可的相应颌面部可出现蜂窝织炎,表现为软组织肿胀、压痛,面容改变。如上切牙可引起上唇肿胀;上颌前磨牙及磨牙可引起眶下、面部肿胀;下牙可引起颏部、下颌部肿胀;有时下颌第三磨牙的根尖周化脓性炎症可出现开口受限,还可能引起口底蜂窝织炎。

(四)急性根尖周炎的黏膜下脓肿期

积聚于骨膜下的脓液产生的压力终致骨膜破裂,脓液流注于黏膜下或皮肤下,构成黏膜下脓肿或皮下脓肿,由于黏膜下组织较疏松,脓液到达黏膜下时,压力已大为减小。最后,脓肿破溃,脓液排出,急性炎症缓解,转为慢性炎症。

1.症状

(1)自发性胀痛及咬合痛减轻。

(2)全身症状缓解。

2.检查所见

(1)患牙可查及能引发牙髓坏死的牙体病损、深牙周袋或充填体等,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

(2)患牙叩痛(+)~(++),松动度Ⅰ°。

(3)根尖区黏膜的肿胀已局限,呈半球形隆起,扪诊时,波动感明显,脓肿较表浅而易破溃。

上述穿通骨壁突破黏膜的排脓方式是急性根尖周炎典型的自然发展过程,也是最常见的排脓方式。因牙槽骨唇、颊侧的骨壁较薄,一般情况下上颌前牙、上颌后牙颊根以及下颌牙的脓液多从骨的唇、颊侧穿出;若患牙的根尖偏向舌(腭)侧,或上颌后牙的腭根,脓液可从舌、腭侧骨板穿出,在固有口腔中排脓。有少数病例牙根较长,根尖部的脓液穿通骨壁后绕过龈颊沟从皮肤排出,形成皮窦,如下颌切牙的根尖周脓肿可形成颏窦,上颌尖牙根尖周脓肿可形成面窦,下颌磨牙的根尖部脓液可形成颊窦。还有极少数上牙病例可突破上颌窦壁或鼻底黏膜在上颌窦内或鼻腔中排脓。另外,如根尖孔粗大、根管通畅、冠部缺损(如龋洞)呈开放状态时,根尖部的脓液可通过根尖孔经根管从冠部缺损处排脓,这种排脓方式对根尖周组织的破坏最小。儿童乳牙可见由此途径排脓,而成人患牙很难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因此,在临床上应尽早将髓腔开通进行引流,在根尖部脓液尚未广泛扩散到牙槽骨骨松质时,促使其由此通路排放,尽量减轻炎症对根尖周围组织的损伤。还有一种排脓途径是通过牙周膜从龈沟或牙周袋排脓,成人患牙经此方式排脓多发生于同时患有牙周病的情况,通常预后很差;而乳牙根尖周脓肿时,因牙周膜组织较疏松,根尖部的脓液可顺牙周间隙扩散,从龈沟排出,当局部的急性炎症被消除并经完善的治疗后,遭受损伤的牙周组织仍能愈合并恢复正常。

对急性根尖周炎患牙进行X线检查,根尖周组织影像并无明显异常表现,但根管或髓室内也可呈现出做过牙髓治疗的强阻射影。

1.主要依据患牙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由疼痛及红肿的程度来分辨患牙所处的炎症阶段。

(1)患牙典型的胀痛、咬合痛的症状。

(2)对叩诊和扪诊的反应。

(3)根尖部牙龈的表现。

(4)结合患者的年龄分析牙髓活力测验的反应。

(5)患牙深及牙髓的牙体疾病及所具有的牙髓病史、外伤史以及不完善的牙髓治疗史均可作为参考。

2.急性根尖周炎的4个阶段是一个移行过渡、连续发展的过程,不能截然分开,在临床上只能相对地识别上述各阶段。根据症状及检查所见做出各阶段的诊断是很重要的,因为各阶段都有其相应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在根尖周脓肿阶段,其持续性的跳动可与浆液期鉴别;骨膜下脓肿时,疼痛极为剧烈,根尖部红肿明显,扪诊有深波动感,叩诊能引起最剧烈的疼痛,且可以伴有全身症状;发展到黏膜下脓肿时,则疼痛有所减轻,肿胀明显而局限,波动感表浅(表6-1)。

急性根尖周炎各期的临床表现

3.由慢性根尖周炎转化而来的急性炎症也表现为上述各阶段的症状和体征,临床上诊断为“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它与原发的急性根尖周炎的区别在于X线片上所显示的影像不同。急性根尖周炎在X线片上看不出根尖部有明显改变,而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时,X线片上可见根尖部有不同程度的牙槽骨破坏所形成的透影区。

(一)急性牙周脓肿

牙周脓肿多发生在牙周炎的晚期,一般为急性过程。在临床上表现为患牙的唇(颊)侧或舌(腭)侧牙龈出现椭圆形或半球状的脓肿突起,肿胀部位的牙龈红肿光亮,扪诊有波动感。

患牙可有搏动性疼痛、浮起、松动、咬合痛等症状和体征。重要的是,患牙除具有急性脓肿的表现外,还有牙周袋存在、袋口溢脓、牙槽骨吸收和牙松动等牙周炎的表现。鉴别的思路可从病史和检查结果来获得(表6-2):急性根尖周脓肿的患牙多有较长时间的牙体病损(如龋洞)和(或)曾有过牙痛史、牙髓治疗史;急性牙周脓肿患牙的病史则为长期牙周炎史。

从临床检查的角度来看,可以循着牙体一牙髓一牙周组织的顺序进行检查比较,着重注意牙体硬组织的完整性,牙髓的活力,有无深牙周袋,脓肿的位置及与牙周袋的关系,X线片所显示的牙槽骨破坏情况和区域对于明确诊断有很大帮助。

急性根尖周脓肿与急性牙周脓肿的鉴别要点

(二)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指发生在口腔、颌骨周围、颜面及颈上部的肌肉、筋膜或皮下组织中的弥散性急性化脓性炎症,又称蜂窝织炎。根尖周炎和冠周炎等牙源性感染是其主要病因。

临床表现局部黏膜的红肿比急性根尖周炎的范围更大,且皮肤也出现红肿热痛,还可出现开口受限、吞咽困难等功能障碍;全身反应轻重不等,轻者无明显全身症状,重者有发热、畏寒、头痛、全身不适,甚至可伴发败血症、中毒性休克的严重并发症;血象中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上颌前牙和前磨牙可引起眶下间隙感染,下颌前牙可引起颏下间隙感染,上、下颌磨牙可引起颊间隙、嚼肌间隙、颞间隙及颞下间隙感染,下颌后牙还可引起翼颌间隙、颌下间隙、

舌下间隙的感染。

(三)急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急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是颌骨骨膜、骨髓腔和骨髓的化脓性炎症,感染途径主要为根尖周炎和智牙冠周炎等牙源性感染,主要的发生部位是下颌骨体,也可弥散至下颌升支。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非常明显,高热可达39~40℃,血象中白细胞计数增高并可出现核左移;局部的表现比急性根尖周炎更广泛,除颌面部肿胀,皮温高,颌骨疼痛等典型的炎症表现外,还可出现下唇麻木、多数牙松动、牙周溢脓、张口困难等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可并发败血症或颅内感染。

1.开髓,清除根管内容物,疏通根管,引流根尖炎症渗出物。

2.评估患牙的可保留性,根据诊断和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做不同的处置:

(1)如患牙可保留,在开通根管并初步清创后,最好不要外敞于口腔中。根据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发展阶段进行相应的处置:

1)浆液期患牙可于髓腔封抑菌、抗炎消毒药。

2)根尖周脓肿期患牙可在髓腔封药的同时进行根尖部环钻术引流,无条件者可短暂开放引流。

3)骨膜下脓肿期和黏膜下脓肿期患牙在髓腔封药的同时需做脓肿切开引流。待急性症状缓解后,予以根管治疗。

(2)如患牙不能保留,则开放髓腔,待急性症状缓解后予以拔除。

3.适当调(牙合),全身应用消炎止痛药物。抗生素以广谱抗生素和针对厌氧菌的抗生素为首选,还可应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剂缓解症状并给予必要的全身支持疗法。

中龋

1.症状

(1)患者对酸或甜食物较为敏感,冷、热饮食也可引起酸痛感觉,以冷刺激为明显,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

(2)部分患者因龋洞有病变组织覆盖也可无明显的主观症状。

2.检查所见

(1)深及牙本质浅层的龋洞,内有黄褐或深褐色的病变组织和食物残渣等。

(2)龋洞探诊质软,可有酸痛感或无明显的感觉。

(3)颈部牙本质龋的病变浅而宽,探痛症状较明显。

口腔粘膜病,烤瓷牙绷瓷。6、7之间食物嵌塞牙松动,牙列缺损

牙疼痛采集,主诉下颌骨骨折,非主诉牙列缺损,牙周炎。

一、询问病史要点

(一)现病史

1.疼痛的性质和程度。

2.疼痛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

3.疼痛部位的确定及放散的范围。

4.疼痛激惹和缓解因素。

5.患者疼痛史与治疗的关系。

(二)既往史

可疑患牙的治疗、修复、牙外伤和牙正畸史;牙外科正畸或拔牙史;口腔颌面部及其邻近器官的病史以及头颈部放疗史。

(三)全身情况

有无冠心病、高血压、神经症、癔症等,是否是月经期或更年期等。

(四)考虑疾病:牙髓炎,牙周炎,龈乳头炎,根尖周炎等。

主诉疾病:下颌骨骨折

下颌骨骨折常发生在下颌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和髁突,不同部位有不同的表现。

1.骨折段移位

(1)正中联合部骨折:如为单发,由于骨折线两侧肌群牵拉力量相等,常无明显移位;有时仅可见骨折线两侧的牙高低不一致。如为两侧双发骨折,正中骨折段可因降颌肌群的作用而向下后方退缩;如为粉碎性骨折或有骨质缺损,两侧骨折段受下颌舌骨肌的牵拉可向中线移位,使下颌牙弓变窄,后两种骨折都可使舌后坠,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的危险。

(2)颏孔区骨折:又称下颌骨体部骨折。一侧颏孔区骨折时,前骨折段因所附降颌肌群的牵拉而向下方移位,并稍偏向外侧;后骨折段则因升颌肌群的牵引,向上前方移位,且稍向内侧,双侧颏孔区骨折时,两侧后骨折段因升颌肌群牵拉而向上前方移位,前骨折段则因降颌肌群的作用而向下后方移位,致颏部后缩及舌后坠。

(3)下颌角部骨折:骨折线正位于下颌角时,且两个骨折段上都有咬肌与翼内肌附着,骨折段可不发生移位;如骨折线位于这些肌肉附着处之前,前骨折段因降颌肌群的牵拉而向下内移位,而后骨折段则因升颌肌群的牵引而向上前移位。

(4)髁突骨折:髁突骨折多数发生在翼外肌附着下方的髁突颈部。折断的髁突由于受翼外肌牵拉而向前、内移位,但仍可位于关节囊内;但如打击力过大,关节囊撕裂,髁突可从关节窝内脱位而向内、向前、向后或向外移位,移位的方向和程度,与外力撞击的方向及大小有关。个别情况下,髁突可被击入颅中窝。

1)单侧髁突颈部骨折:患侧下颌向外侧及后方移位,不能向对侧作侧颌运动。由于下颌支变短以及升颌肌群的牵拉而使后牙早接触,前牙及对侧牙可出现开(牙合)。

2)双侧髁突颈部骨折:下颌不能作前伸运动,下颌升支向后上移位,后牙早接触,前牙开(牙合)更明显,侧颌运动受限。局部肿、痛及功能障碍程度较单侧髁突颈骨折为重,还可能合并不同程度的脑震荡。

2.咬合错乱是颌骨骨折最常见的体征,即使骨折段只有轻度移位,也可能出现咬合错乱,它对颌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3.骨折段异常动度正常情况下下颌骨运动时是整体活动,只有在发生骨折时才会出现异常活动。

4.下唇麻木下颌骨骨折伴有下牙槽神经损伤时,会出现下唇麻木。

5.开口受限由于疼痛和升颌肌群痉挛,多数下颌骨骨折会出现开口受限症状。

6.牙龈撕裂骨折处常可见牙龈撕裂、变色和水肿。

非主诉诊断:全口牙齿慢性牙周炎

非主诉疾病治疗:去除局部致病因素,洁治、刮治和根面平整,口腔卫生指导。调整咬合,牙周支持治疗。

非主诉诊断:牙列缺损

非主诉疾病诊断:牙列缺损修复,固定桥或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溃疡,急性牙髓炎。

病史采集:采集,牙龈肥大。分析干槽症。

牙龈肥大询问病史要点

(一)现病史

1.牙龈肥大的部位、范围和时间。

2.有无癫痫病史、高血压病史及肾移植等病史,是否服药,服用的是何种药物。

3.增生牙龈是否影响咀嚼。

4.牙龈是否易出血,自发出血还是刷牙时出血,是否不易止住。

5.牙龈乳头是否瘤样肥大,其大小及范围,是否妊娠。

6.有无牙齿萌出困难史和家族遗传史。

(二)既往史

以前有无牙龈出血史,有无白血病等血液病史,有无口腔颌面部及其邻近器官的疾病。

(三)全身情况

患者是否妊娠。近来有无发热、食欲缺乏、体重减轻等现象。

病例分析:干槽症

干槽症

1.症状牙拔除后2~3天后发生拔牙区剧烈疼痛,并可向耳颞部、下颌区或头顶部放射,一般止痛药物无效。

2.检查所见面部无明显红肿,开口受限亦不严重。拔牙窝内可空虚,或可见腐败变性的血凝块,腐臭味强烈。后者称为腐败型干槽症,而仅有剧烈疼痛和牙槽窝空虚者称为非腐败型干槽症。近来非腐败型干槽症的发生比例有增高的趋势,可能与拔牙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有关。

1.牙拔除术史,特别是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或死髓劈裂磨牙等拔除创伤较大,手术时间较长的拔牙术史。

2.牙拔除术后反应已经逐渐消退或减轻,但术后2~3天以后发生拔牙区剧烈疼痛,无明显全身症状、无红肿和开口受限表现等。

3.临床检查所见

(一)拔除牙邻牙的牙体、牙髓、根尖或牙周病变邻牙的炎症性疾病应该被除外,比如最常见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第二磨牙远中颈部龋暴露引起的疼痛和炎症等。上述感染性疾病除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以外,临床检查时也应该注意对邻牙和对颌牙的检查。

(二)牙拔除术后反应

困难的和(或)耗时较长的牙拔除术后都存在一定的术后反应,但一般在术后2~3天应该逐渐减轻或消退;有的牙拔除术可能造成局部牙槽骨骨折或创伤,以及牙龈撕裂等,在临床检查时也应注意。

(三)牙拔除术后感染

牙拔除术后感染一般在术后3~4天出现,但疼痛程度不及干槽症剧烈,使用抗菌药物和一般镇痛药物有效;同时存在红、肿、热、痛和开口受限等炎症表现,并伴随一定的全身症状。

通过彻底清创及隔离外界对创面的刺激,以达到迅速止痛、促进愈合的目的。

在传导阻滞麻醉完全无痛的情况下彻底清创,以3%过氧化氢棉球反复擦洗,除去腐败坏死物质,直至拔牙窝清洁无臭味;只有存在大量腐败坏死物质时才建议使用刮匙;再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并以碘仿纱条(最好加入适量的丁香油和2%丁卡因)严密填塞拔牙窝,10天后换药,去除碘仿纱条,观察创口情况。

6月17日第三站:病例分析:右上后牙进食不适两个月,右上六两年前有银汞充填物,现脱

落,探诊质软,无穿随孔,叩诊(-),冷水入洞一过性敏感,温度测验同对照牙,X线检查右上5远中

领面到牙本质浅层,右上六达牙本质深层,左下6烤瓷修复体,有奔瓷达3mm,叩诊(-)。

主诉诊断:右上后牙深龋。

主诉诊断依据:刺激入洞一过性敏感;温度测验同对照牙,X线显示右上5和右上6深龋洞。

主诉诊断鉴别诊断:(一)深龋应注意与可复性牙髓炎鉴别诊断,深龋的特点是:

1.患者遇冷刺激时,产生的疼痛不如可复性牙髓炎显著。

2.深龋患牙温度刺激入洞可引起疼痛,刺激除去后疼痛立即消失。

3.深龋患牙温度刺激试验反应同对照牙,而可复性牙髓炎温度刺激试验的疼痛在刺激除去后可有短暂持续后消失,称为一过性敏感。

(二)深龋应注意与慢性牙髓炎鉴别

1.深龋无自发痛史,慢性牙髓炎可有自发痛史。

2.温度测试深龋患牙反应同对照牙,慢性牙髓炎可为敏感、迟钝或迟缓痛。

3.深龋无叩痛,慢性牙髓炎叩痛(±或+)。

主诉疾病治疗:去腐备洞,垫底充填。

非主诉诊断:左下6牙体缺损。

非主诉诊断依据:左下6烤瓷修复体,有绷瓷3mm。

非主诉疾病治疗:氟化氢酸蚀烤瓷绷瓷面,然后树脂修复,或者去掉原修复体,重新制作烤瓷冠。

1、执业药师、执业医师、护士资格专业培训

2、一级、二级建造师专业培训

3、一级、二级消防工程师专业培训

4、职业技能鉴定类:心理咨询师、(中医)健康管理师、(中医)康复理疗师、按摩师、中医特色调理师、中医经络调理师、小儿推拿保健师、中医灸疗师、中医产后康复师、中医母婴保健师、中医催乳师等

5、省八大员,全国十大员、中、高级技工,特殊工等建设工程类证书

6、职称评审(助理工程师,中级工程师)

7、学历提升:大专,本科学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

客服-

qq.







































北京哪个医生治疗白癜风好
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km.com/shqtyf/1406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