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盾矫治器

前庭盾又称前庭屏,为用塑料制成的盾状矫治器。前庭盾位于口腔前庭区,其外形和大小与患者口腔前庭相适应。

前庭盾在口中的固位完全依靠唇颊肌肉的收缩力,使前庭盾松散地固定在上颌前牙区。

前庭盾主要靠肌肉的功能来发挥作用,临床多用于口呼吸的纠正、唇肌功能训练和上颌前突的预防性矫治。前庭盾是口腔正畸临床最基本的功能性矫治器,许多复杂的功能性矫治器都是由前庭盾演化改进而成。前庭盾只夜间戴用,广为患者所接受,治疗配合好。前庭盾松散地固定在上颌前牙区,长期戴用对生长发育期儿童没有不利的影响。

基本组成

前庭盾为塑料制成的盾状矫治器,其外形和大小与患者口腔的前庭相适应,上下边缘应离开前庭黏膜转褶及唇系带约2mm,左右两端均止于第一恒磨牙的远中面,塑料的厚度为2-3mm,其边缘应光滑圆纯。前庭盾无固位体,戴入后,只有盾的前部组织面与前牙接触。在前庭盾的唇面中央可加牵引钩,以便连接橡皮圈或弹簧,进行唇肌训练。

矫治原理

1.前庭盾放置于口腔前庭部,封闭固有口腔与外界的联系,阻断口呼吸的通道,纠正口呼吸。

2.戴入前庭盾后,改变了口腔环境,纠正口腔不良习惯。

3.口唇的肌功能力通过前庭盾集中作用于上颌前牙上,可以防止和压迫上颌前牙前突,内收上前牙,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颌骨向前的生长,为接下来的矫治提供了便利。

同时,利用前庭盾附设的牵引钩,借助于弹簧等训练唇肌,纠正上唇的姿势。

临床应用

前庭盾是口腔正畸临床最基本的功能性矫治器,实用范围广,戴用方便,且只夜间戴用,患者配合度高,为戴用时间提供了保证。取材方便,制作简便,便于推广使用。

1.适应证

(l)纠正口呼吸,尤其是原有鼻堵塞性的口呼吸但鼻呼吸道畅通者。

(2)纠正吮咬指、咬唇及吐舌等口腔不良习惯。

(3)乳牙期及替牙期的早期开牙合畸形的矫治。

(4)替牙期早期轻度上颌前突伴有间隙的矫治。

(5)早期唇肌功能不足、上唇短缩、开唇露齿的矫治。可在前庭盾前部中央附一钢丝牵引钩,作为唇肌功能的训练器。

(6)可用于使口腔及面部肌肉松弛,如唇裂患者术后可用前庭盾将肌肉撑开,避免与牙齿接触,就可以减轻口周瘢痕组织对牙牙合上施加的压力。

2.禁忌证

(l)鼻呼吸道有阻塞。

(2)唇肌发育不良。

(3)上颌前牙严重前突且无间隙。

(4)上颌前牙松动。

(5)上颌前牙有牙周病。

临床佩带期注意事项

1.前庭盾仅在夜间睡眠时戴用,戴用前庭盾的患者首先得保证鼻呼吸道通畅,治疗口呼吸、年龄小的儿童初戴时夜间与父母同室睡觉,以防意外。为了避免患者因夜间口呼吸习惯而发生窒息的危险,可在前庭盾的前方开几个小孔。

2.如口呼吸患者的唇肌较松弛不易自行闭合,夜间睡眠时可在上下唇外侧贴上两条上下交叉的胶纸,这样有助于唇的闭合,促进矫治效果。

3.初戴时每1-2周复查1次,1个月后每月复查1次。患者每天晨起时自觉上前牙痛,这是正常现象。复查时应检查上颌前牙移动的效果,如欲调节增大矫治力,可在前庭盾的前牙区内侧面添加自凝塑料,同时将外侧面磨除少许,即可增加压迫上颌前牙向腭侧的矫治力。相反,如系唇腭裂治疗后,欲使唇颊肌松弛,则应将前庭盾的外侧面添加自凝塑料,同时磨除其内侧面塑料离开牙面至少3mm。

4.前庭盾戴入口中时,只与上前牙的唇面接触,其余部分及牙弓两侧离开前庭盾相距2-3mm。前庭盾在口中的固位,完全依靠唇颊肌肉的收缩力,使前庭盾稳定在上颌前牙区。

不定期分享活动矫治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推荐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km.com/shqthl/220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