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JOrthodImplantol(InternationalJournalofOrthodonticsImplantology,国际正畸植牙期刊);41:22-38
医师简介
张慧男博士(中国台湾)
中国台湾新竹贝多芬齿颌矫正中心创始人
美国齿颌矫正专科医师学院(ABO)认证正畸医生
美国印第安那普渡大学齿颌矫正研究所博士
IJOI(国际正畸植牙期刊)发行人
摘要
一名15岁5个月、初潮后的女性表现为严重的骨性II类错??、拥挤:ANB7°、FMA37°、14正锁??。患者要求非手术、不拔牙的保守治疗。
在仔细讨论了无生长发育潜力所致的潜在风险后,家长选择了固定矫治——被动自锁托槽、biteturbos、颌间牵引及利用种植支抗钉不同程度地后移上下牙弓。
仅经过20个月的主动矫治,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治疗结果——良好的面型及唇闭合。唯一的问题是下颌平面增加了1-2°,这是由纠正正锁??的后牙biteturbos所致。下颌使用3-3舌侧丝保持,上颌为透明保持器。3年后的随访发现牙齿排列进一步改善。同时发现下颌骨有向下、向前的类生长现象,这似乎是骨骼对良好口颌功能的一种良好的适应。
病史与病因学
一个15岁5个月、初潮后的女性,表现为严重拥挤、非对称II类错??畸形。尽管她的错??畸形很严重,但轻微的面凸(面角13°)在正常范围内。无相关病史,无相关口腔不良习惯及颞下颌关节紊乱。
诊断
颌骨:
?骨性II类(SNA81°、SNB74°、ANB7°)
?高角(SN-MP44°、FMA37°)
?双侧髁突长度对称
牙列:
?上颌中线偏左2mm
?双侧磨牙、尖牙II类关系
?上颌拥挤5mm,下颌拥挤8mm
?右上第一前磨牙正锁??
面部:
?轻微凸面型(面角13°),在正常范围内
?面部对称
?微笑时切牙暴露量尚可
治疗目标
1.解除上、下颌拥挤
2.内收上、下颌牙列
3.达到理想的覆盖、覆??
4.解决颌间矢状、冠状不调
治疗计划
方案A:拔除14、24、35、45解决拥挤。
方案B:由于严重的拥挤,非拔牙矫治需在第一磨牙颊侧植入支抗钉(2x12mm)。内收上、下牙弓需拔除全部第三磨牙。
患者及家属知晓两种方案的利弊后,选择了方案B。
矫治器及治疗过程
选择.”槽沟的DamonQ矫治器。上、下前牙粘接低转矩托槽,以防止在解除拥挤过程中前牙唇倾。弓丝顺序为.”CuNiTi、.×.”CuNiTi、.×.”TMA。为了纠正14正锁??,在44舌侧粘舌侧扣,14、44交互牵引。使用II型玻璃离子于36、46??面放置biteturbos,从而打开咬合,纠正14正锁??。
1个月
治疗第5个月,拥挤减轻,正锁??纠正,但出现双颌前突、唇闭合不全及前牙开??。此时显然应该加强支抗,故在上颌颧牙槽嵴及下颌颊棚区植入四颗支抗钉。支抗钉和尖牙间挂橡皮链,内收并控制牙列前突。
治疗前
5个月
5个月
12个月,换.x.”TMA弓丝,上颌3-3"8"字结扎以使各牙紧密接触,去除biteturbos。15个月时,下颌第二磨牙已后退至磨牙后区的软组织中。
15个月
17个月时发现上颌中线右偏1mm。13与43间、23与36间挂弹性圈(狗熊1/4”4.5oz)调整咬合。由于磨牙后区空间不足,在第19个月时拔除四颗第三磨牙。
18个月
20个月,拆除矫治器。
20个月
治疗结果
治疗结果评估
头侧分析、描记图、序列侧位片显示:上切牙、双颌磨牙均后退。下颌向后旋转,导致下颌平面角增大了1-2°,此外SNA、SNB角减小了1°。U1-SN角从°减小到了97°。L1-MP角从°增大到了°。虽然下面高增加,但治疗后的照片和头侧片显示唇闭合良好,这是非拔牙矫治拥挤时一个重要的目标。
治疗前(黑)与治疗后(红)的头影描绘
开始治疗时(0)的轴倾度用蓝线标示。5个月时(5)双颌明显前突,故于上、下颌双侧植入种植支抗钉。16个月时(16)双颌前突减轻,20个月时(20)达到最终矫治效果。可以看到,治疗结束时获得了近乎理想的侧貌及唇突度。
总的来看,牙列排齐良好、中线得到纠正。虽然侧貌的凸度轻微增加,但唇前突减轻,患者对结果满意。
0个月
5个月
15个月
20个月
三年后牙颌面稳定,唇平衡、前突进一步改善。
3/9,3/23晚上8-9点,台湾张慧男医师首次在最大的牙科学习平台KQ88口腔网校和大家面对面交流。每次直播话题都会提前在张医师的微博上让大家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