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介绍
梅丽琴
儿童口腔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口腔学组委员、温州市口腔医学会理事、温州市少数民族联谊会理事、奥地利格拉茨医科大学访问学者
专业擅长:
14周岁以下儿童乳牙及年轻恒牙各类牙齿疾病、牙外伤的防治及儿童口腔行为管理,唇舌系带矫正,多生牙拔除等
门诊时间:
每周一、三、五上午
好像大多数的孩子都会对看牙医有莫名的恐惧,牙医就是“拔牙”的代名词:一些大的孩子更是抱定了“宁死不去看牙”的态度;较小的孩子则是在家长的连哄带医院的口腔科,孩子的这些表现往往使家长感到很头痛。
那么,孩子第一次看牙医,家长该做哪些准备,才能最大限度消除孩子的畏惧心理呢?知晓了下面这些看牙知识,让我们的家长不再担心孩子在牙科极不配合及哭闹,让孩子能定期接受口腔检查,都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
第一次看牙医的时间
有些家长担心太早带去看牙医,深怕孩子心里头恐惧产生阴影;太晚带去看,令许多父母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乳牙的损坏比他们想象的要容易、迅速,孩子的牙齿出问题,甚至会错过最佳治疗期。
美国儿童牙科协会的建议是:父母在孩子满一周岁的时候就带他去牙医诊所做口腔检查。但美国儿科专家学会的观点则是:只要父母能够确保孩子每天都保持口腔清洁,那么等孩子满3岁,乳牙全部长出来的时候再去牙医诊所做牙齿保健也不迟。
我们建议第一次看牙医要在婴儿长出第一颗乳牙后的6个月内进行,最迟不超过1周岁,而且最好由儿童口腔专科医师进行检查。
看牙前的准备工作
在带孩子去看牙医之前,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主要是让孩子对看牙有初步的认识。
家长先带孩子阅览相关书籍或动画片,如《小熊宝宝之刷牙》《噼里啪啦系列丛书之我要刷牙》《婴儿游戏绘本之刷牙啦》《牙虫大搬家》《我的牙齿亮晶晶》《牙齿大街的新鲜事》《可爱的鼠小弟之一起刷刷牙》《加古里子的牙齿科学绘本》《张开嘴巴:牙齿学校在里头》等,目的是让孩子了解看牙是一件很好玩的而且一点都不恐怖的事。家长不要把自己紧张焦虑的情绪带给孩子,日常生活中也不要用看牙来吓唬孩子,家长应尽量避免说“打”“拔”等字眼,现在有各种形式的治疗,总有适合您的孩子的。
为孩子预约看诊时间。预约就诊可以减少等待时间,候诊时间太久也会增加孩子紧张情绪,尽量安排在孩子精神好的时候为佳。
看诊前不要吃太多东西。4岁以下儿童配合度不高,咽反射敏感,看牙免不了要放开口器、喷水,治疗过程中如果孩子哭闹剧烈,容易出现恶心情况。如果胃里有东西,那就会呕吐,孩子平躺看牙,气道是打开的,呕吐物很容易进入气管,而牙科诊椅上的吸唾管仅能吸唾液,根本吸不出来粘稠或块状的呕吐物,因此可能会引起窒息。看诊前一两个小时之内别吃太多,免得孩子因为紧张而呕吐。并不是医生嫌弃孩子会吐脏衣服,而是出于安全考虑。空腹不仅是不吃固体食物(馒头、面条、饼、水果等),也包括不要喝任何液体(牛奶、果汁、小米粥、水等)。如果是下午看牙,保证最少空腹4小时。如果是上午看牙,保证凌晨(零点以后)不要进食。4岁以下儿童,尤其是需要保护性束缚的儿童最好穿易穿脱的衣服,有需要的可以穿纸尿裤,带一身干净的贴身衣物,以便治疗完后更换。
可以带上孩子平时用的牙刷牙膏让医生检查牙刷牙膏挑选是否适合,同时也能做刷牙示范。看牙前先刷牙,一是礼貌,二也能让医生检查刷牙是否刷干净,没有食物残渣可以让医生看得更清楚。
假如考虑明天去看医生,最好今天能征得孩子的同意。
一般情况下,不要强迫孩子。就诊时的注意事项,应该提前一天告诉孩子。比如就诊过程中不可以说话,身体不可以动,特别是头更不能动。诊治过程中如果感到不适,可以举起左手。当孩子举起左手时,医生会立刻停止操作。
不能随便许诺孩子“不痛”,要知道每个人对“痛”的感受是不同的,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孩子知道,具体要做什么治疗一定要给医生检查了之后才能决定。关键是告诉孩子:现代的技术和设备比过去先进多了,医生治疗牙齿的全过程已经可以完全不痛。当医生认为疼痛轻微时,可能不会使用无痛技术,如果确实难受可以告诉医生。还有明知道孩子过来就是需要拔牙的,家长却说保证不拔牙,医院干什么呢。
寻找专业儿童牙科医生
在我国,儿科牙医的数量少。截止到年10月,我国注册的儿童口腔专科医师会员数只有余人。
虽然普通的牙科全科医生对儿童牙病的诊治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由于日常工作以成年人为主,面对孩子的沟通技巧和诊治经验少些,特别当遇到孩子哭闹时难免束手无策。因此孩子看牙最好要找专业的儿童牙科医生,医院的儿童牙科,医院的口腔科。
专业的儿童牙科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