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如下
身体健康,从“齿”开始
“数字化、微创化、精准化、社区化”——医院推进现代口腔专科建设
前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的口腔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口腔科的诊疗范围也在不断延伸——从原来牙疼治疗、拔牙、镶假牙,扩展到牙齿美容、矫正以及广受青睐的种植牙……
为让更多口腔疾病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舒适且贴心的口腔诊疗服务,医院以“数字化、微创化、精准化”引领,将高端技术下沉到社区,已启动容桂体育路口腔门诊部等社区化便民服务项目,用国际JCI标准和品质,开展口腔专科诊疗,贴近市民推进早期龋齿预防、牙周病防治、牙齿缺失的修复等工作。低龄患儿腭裂修复手术
名医引领,学科完善
年,医院引入龚建民教授等知名专家,让口腔科在专业技术力量上迈入区域先进水平。
龚建民教授曾担任医院口腔科主任等职,是河南省颌面头颈外科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的口腔诊疗技术全面、手术娴熟精湛,擅长于恶性肿瘤的精准诊断、手术及综合治疗、术后功能性修复,在带血管蒂皮瓣、显微血管吻合修复颌面组织缺损、腮腺肿瘤切除保留面神经功能手术、颌面整形美容等领域有精深造诣。
近年来,得益于多年来和医院口腔科的紧密合作,以及以龚建民教授为代表的口腔科专家团队努力,医院口腔科在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实现了巨大的飞跃:在先天性唇裂、腭裂及创伤引起的后天畸形手术治疗、颌面创伤的急救及骨折的手术治疗、各类复杂牙和阻生齿拔出技术方面臻于完善。
据介绍,医院口腔科细分为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内科、修复种植科和正畸科等多个亚专科,专科的细分,不仅方便市民对症规范治疗,也推动了学科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目前,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可开展各种大小手术,包括口腔颌面颈部良性、恶性肿瘤,腮腺区良性、恶性肿瘤等疾病。
口腔内科则专注牙体牙髓病、根管治疗、牙周疾病、儿童牙病等各种疑难杂症。一些口腔黏膜病,如癌前病变白斑、扁平苔藓等也可在该科进行诊疗。
除了常见的口腔疾病,医院口腔科还在修复种植和口腔正畸领域发力,让修复种植更精准,牙齿矫正更轻松。据悉,医院修复种植科通过开展国内领先的数字化激光导板种植技术,采用精准的设计、3D打印、计算机模拟设计到激光精确手术种植,有欧美韩等国领先的种植系统,可种植修复复杂牙列缺失,在地区属领先水平。
正畸科则运用隐形矫治技术,可矫治儿童、青少年牙列先天、后天发育畸形,包括牙齿拥挤,前突,反颌、开颌(地包天)牙埋伏等牙列发育畸形正畸矫治。
“牙齿不齐、缺牙不仅影响美观,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我们希望通过更先进的技术和更温馨的服务,医院看牙病的恐惧,更放心地接受治疗。”医院口腔科主任李长太说。巨大下颌骨囊肿切除手术
颌面手术:解决巨大下颌骨囊肿
年底,64岁的陈先生因左下后牙反复肿痛,在外院多次就诊不见好转。严重的疼痛致使陈先生茶饭不思、难以入睡。今年4月,陈先生察觉自己的左下后牙出现明显松动,肿胀疼痛加重,实在难以忍受,遂慕名到医院就诊。
龚建民教授看诊后,初步诊断其为下颌骨囊肿,且囊肿十分巨大——为其从医生涯少见。“患者的病情挺严重的,不仅是因为骨破坏吸收范围大,而且重要神经血管已经失去骨壁支持,下牙槽神经位置发生变异并和囊肿粘连一起,因此给完整保留神经功能造成很大挑战,若不多加注意,万一咬到硬物或意外遭到外力撞击,就有随时发生骨折的风险。”龚建民说。
陈先生不堪忍受疼痛,且担心病情加剧,强烈要求尽快手术。龚建民教授带领着口腔科团队仔细研究患者复杂的病情,并且在麻醉等科室专家联合会诊后,为陈先生实施“下牙槽神经游离术+下颌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下颌骨囊肿摘除术”。
经过近四个小时的手术,陈先生平安返回病房,疼痛状况立即得到缓解,后续恢复良好。
无痛拔牙口腔正畸:让笑容更自信
小美是个爱笑的孩子,但读中学后突然变得抑郁起来。原来她因为门牙不整齐,上颌牙前突,在一次吵闹中被同学嘲笑“龅牙”,因此变得敏感内向,笑容越来越少。
父母希望她整牙,但小美害怕被人叫作“钢牙妹”,迟迟没有行动。到医院后,李长太主任了解到小美的顾虑,推荐了隐形矫治器。在“不经意间”,小美的牙齿就变得更加整齐,加上及时的情绪疏导,如今小美重拾自信,性格明显开朗活泼,也更加爱笑。
记者获悉,在矫治的过程中,医院采用先进的口腔扫描取模技术,直接将数据通过网络上传到厂家,快速设计定制矫治方案,并通过3D打印技术精准制作出符合个人口腔特点的隐形矫治器。
医院口腔科主任李长太认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通过科学、专业的技术可以变美,也不会影响健康。隐形矫正技术适用范围广泛,对青少年、成年人都合适,利用透明的牙套技术,使得许多原本惧怕钢丝牙套的患者多了一个变美的选择”。
种植牙:让老人大快朵颐享受美食
年近八旬的张伯,年轻时算是“美食家”,退休后随子女迁居顺德,本想在“美食之都”大快朵颐,但由于缺了八颗牙齿,又不适应活动假牙,严重影响了日常咀嚼功能,觉得茶饭无味,十分沮丧。
年11月,张伯到医院口腔科就诊。经过全面评估了老人的全身情况,医生考虑到张伯虽然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但在血压、血糖控制良好,心功能稳定情况下,在密切监护下能够保证老人种植牙齿过程安全。张伯及家人在详细了解了种植牙之后,决定行五个植体的种植。在多学科配合之下,口腔科团队成功修复了张伯的八颗缺牙。随着咀嚼功能的恢复,张伯的心态也更加乐观。
同时,由于缺牙的填补,让老人面部更为饱满,精神矍铄。张伯的儿子给口腔科的医生发来消息:“老爷子恢复了开朗的性格,这半年胖了十斤,做儿子的也能尽一份孝心,感谢医生!”
李长太介绍,相较于传统的活动假牙,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种植牙,“种植牙能最大限度地模拟人的原生牙齿,使咀嚼功能与舒适性大大提高。不光年轻人在缺牙后倾向于种植牙,老年人也一样。种植牙后,老人相当于获得了牙齿新生,吃得开心,生活品质也会随之提高”。
龚建民教授表示,种植牙对老人的口腔条件有一定要求,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更多的老人可以实现“牙齿新生”的梦想。他曾经接诊过一例年过七旬的老人,其下颌仅剩四颗松动牙齿,并且龋坏严重,需全部拔除。假牙佩戴让老人产生了极度的不适感,因此种植修复的愿望十分强烈。但由于口腔条件差,种植难度大,多方求诊均无果。后来龚建民教授接诊后,利用数字化种植辅助手术,成功为老人实施了种植。
龚建民教授介绍,部分老人牙齿大量缺失,并出现牙槽骨萎缩,牙槽骨薄弱,缺乏邻牙参照,很容易钻偏导致种植失败,因此在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临床经验基础上,借助数字化种植辅助技术,能够有效保障种植牙的成功。
口腔X光片检查前准备数字化、微创化:改善就诊体验,实现快速康复
医院依托精准仪器,打造精准数字化口腔。通过牙科椅旁CAD/CAM系统,将繁琐的临床治疗过程转化为简单的数据处理,使得修复过程更加标准化、精确化、快捷化。牙科椅旁CAD/CAM理念的精髓是一次就诊完成全部修复过程,大大减少了患者就诊时间,节省医疗资源。科主任李长太表示,“比如单个牙冠的修复,通过数字化口内扫描,椅旁修复体切割瓷块,在半小时内完成患者的假牙制作,实现单次快速就诊体验。”
不仅是全瓷牙的制作,在显微牙科的诊疗方面,科室也逐渐迈向了精细化、可视化处理的方向。目前医院已经广泛开展显微根管治疗和显微根尖手术,能够更好地解决牙齿治疗的复杂病症,如根尖手术、疑难根管再治疗等。同时,依托口腔内窥镜技术,通过直观的影像,反映口腔健康状况,强化医患沟通,精准分类治疗。
记者获悉,口腔科同样也是技术依赖型科室,口腔3shape扫描取模技术、口腔卡瓦CBCT、蔡司根管显微镜、欧洲之星Fotona激光、椅旁CAD/CAM系统、登士柏根管治疗仪、根管长度测量仪等先进设备,为疑难根管的治疗与再治疗、一次性即刻牙体缺损的修复、口腔种植导板等技术提供了硬件支持。目前科室可根据需要开展橡皮障技术、根管预备、根管热熔牙胶充填、龈上龈下洁治技术、无痛拔牙等。
医院口腔科以数字化为支撑,微创化为核心,精准化为依托,致力于市民口腔健康,打造珠江西岸有影响力的口腔医学中心,通过便捷社区服务,让市民能够高效、快捷享受到省级水平的口腔诊疗服务。
医院口腔科四个关键词
关键词1:数字化
数字化正畸、数字化种植技术、数字化口腔扫描技术、计算机CAD/CAM数字化设计、3D打印和制作技术,全程精密制作、舒适修复和舒适诊疗,加上美学修复技术,使牙齿种植和正畸达到精准修复和治疗。
关键词2:微创化
传统智齿拔出是常见口腔手术,就诊体验痛、恐惧、时间长、创伤大。科室采用微创技术,微创工具、超声骨刀、数字化无痛注射技术,以及口腔CBCT检查定位依托,精准、微创、快速拔出各种疑难的智齿。
关键词3:精准化
种植体修复采用先进的3SHAP口腔扫描技术、精确取模,在计算机上进行种植体设计、修改,制作数字化导板,3D打印技术和引导种植打孔的方向、角度、深度,使种植体更加精准、微创和舒适。同时种植打孔通过激光的组织气化原理,损伤小,误差少,达到理想的种植目的。
关键词4:社区化
医院通过院内口腔科及关联的容桂体育路口腔门诊部等社区化便民服务项目,用国际JCI标准和品质,规范开展院感管理,让市民高效、医院口腔专科服务。
来源|珠江商报
编辑|梁佩莹
编审|郭峰
审核|卢国汉
*本篇目部分内容、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涉及侵权或版权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邮箱:sdxrqy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