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前突是怎么回事

直肠前突即直肠前壁突出,亦称直肠前膨出,是后盆底松弛性疾病,为出口梗阻型便秘原因之一。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据统计,在中老年女性中发病率为75%~81%,但有一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并不明显。排便困难是直肠前突的主要症状,用力排粪时腹压增高,粪块在压力的作用下冲向前突内,停止用力后粪块又被挤回直肠,造成排粪困难。由于粪块积存在直肠内,患者即感下坠,排粪不尽而用力努挣,结果腹压进而增加,使已松弛的直肠阴道隔承受更大的压力,从而加深前突,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排粪困难越来越重。少数患者须在肛周、阴道内加压协助排粪,甚至将手指伸人直肠内挖出粪块。部分患者有便血及肛管疼痛。

对于直肠前突的病因,目前医学上主要有以下见解:

1.直肠前突系排便时直肠前壁过度突入阴道的一种病理状态。正常排便时,腹压升高,盆底肌松弛,肛管直肠角度变钝,盆底呈漏斗状,肛管成为最低点。粪便在排便压驱动下排出,由于骶曲的影响,下行粪块的垂直分为成为排便动力,而水平分力则作用于直肠前壁使向前突出。在男性,由于前方坚实,直肠不易前突;而女性则由于前方较空虚,该水平分力则作用于直肠前壁使其向前突出。直肠阴道隔中有腹会阴筋膜通过,并有在中线交织的提肛肌纤维,二者可大大加强直肠阴道隔的强度,以抵抗上述水平分力,使直肠前壁在排便时不致过度前突而改变粪块运动的方向。

2.分娩、发育不良、筋膜退变及长期腹压增高均可使盆底受损而松弛。尤其是分娩时,可使肛提肌裂隙中的交织纤维撕裂,腹会阴筋膜极度伸展或撕裂,从而损伤直肠阴道隔的强度,影响其抵抗排便的水平分力而逐渐向前突出。患者多在产后发病,提示本病发生与经阴道生产有关;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提示可能与结缔组织的退变有关。

得了直肠前突应该多食粗粮主食或富含食物纤维的水果蔬菜;多饮水,每日总量达~ml;多活动,促进肠道蠕动。目前直肠指诊及排粪造影等是诊断直肠前突的主要检查方法。保守治疗及3个月正规非手术疗效治疗症状无好转、疗效不明显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赞赏

长按







































根治白癜风的方法
武汉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km.com/shqtzz/152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