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前牙前凸伴有咬合干扰患者,以个性化审

北京市中医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

今天介绍病例,一位好朋友的姐姐来面诊,自诉牙齿前突,影响美观。在经过正畸治疗后,解决了主诉,还满足了患者个性化的审美。牙齿矫正万岁!

老规矩看一下患者的基本情况

患者是一名女性,就诊时30岁,身高cm,体重50kg,认为自己牙齿前凸,故前来就诊。

患者自诉曾有偏侧咀嚼史,患者否认有牙齿或颌面外伤史,否认有重大疾病,否认有过敏史,否认曾接受过矫正治疗。

我们先快速概览一下患者的面部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在前期的医患沟通中,患者表达了强烈的意愿,要求尽量达到完美的直面型,她认为欧美偏直的面型是她的审美。其实东方人审美大家都是比较喜欢微凸,古典欧洲人的审美会偏直一些。

在大概看下口内情况,可以看到的是,牙齿看上去有些前凸,有些拥挤,24号牙位,有一些扭转,25号牙位舌侧异位。

接下来开始我们的面部分析,看看这位女性患者是否有能达到直面型的潜力。

我们左边是患者的比例情况,右边的图是绘画素描中人体比例标准的头部比例图,对比可以发现,我们面下三分之一是略长的,下巴颏部分是偏左,左右侧不对称,左侧咬肌略丰满。

以下动画

正面微笑美学比例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中线基本正常,但唇齿关系高度并不对称。

侧面的分析中得出,鼻唇角偏小,颏唇沟也是偏深一些。上下唇凸出于E线外,上唇部分和下颌部分比例基本是正常的。但颈部连接线处,偏深一些。鼻基底也比较凹,口轮匝肌也比较紧张。

关节临床检查无症状,张口度张口型,运动轨迹都是正常的。

牙周情况,我发现患者还是存在一定的牙周病的,上前牙临床检查可以发现一些散在缝隙,考虑是牙周病引起,或者不良的舌习惯引起。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患者目前的牙周状态和年龄包括性别提醒我需要跟患者沟通牙周问题有可能引起矫正后“黑三角”的问题。

上下颌弓形不对称,在分析时就考虑做了一个简单的模拟排齐。用来帮助诊断需要大概什么程度的支抗。

以下动画

上下颌弓形不对称,在分析时就考虑做了模拟排齐。用来帮助诊断需要什么程度的支抗。

OB基本正常OJ是有些大的。两侧磨牙关系,基本安氏1类的咬合关系,尖牙咬合关系左侧是一个近中关系。

曲面断层,了解到上颌窦无异常,牙周存在附着丧失,尤其是24号牙位处,牙周吸收明显。

张闭口关节和关节窝的位置关系。闭口位时右侧颏突位置靠后,其他无异常,颏突表面连续性也比较好。

接下来是比较重要的头影测量

帮助理解病例

前后面高比显示面下略高,A点正常值,B点略靠后,anb角5°提示我属于骨性II类病例,sn-mp提示均角偏高。牙齿部分,上下前牙唇倾,牙性因素存在也比较多,软组织上唇凸出1.9mm下唇凸出3.4mm

总结下,患者基本情况。总结得出,安氏1类,骨性2类混合型前凸,存在中度的牙周病。牙列32颗恒牙,无结构性异常。

那我的治疗思路呢?

这个病例我觉得很有意思,我认为不同的医生一定有不同的矫正方案。

那我供我们可选择的是,有三种。

一是,拔除四个象限内智齿,上下颌推磨牙向后,解决牙列拥挤,同时回收部分前牙。

第二种呢,是选择拔除4个象限内的前磨牙。进行强支抗回收。

第三种呢,更为激进一些,选择拔除前磨牙的同时,拔除所有智齿。

那在我看来,正畸三要素,健康/稳定/美观,每位医生侧重点不一样,我个人认为我所面对的这位患者,对于美观要求十分之高,满足患者主诉,是我应该做的,保证健康稳定的前提下要尽尽全力的追求美观,满足她的,个性化需求,达到她所期望的复合欧美审美的直面型。所以在多次和患者沟通后,我们选择了第三个方案,拔除4个前磨牙,拔除智齿。

接着就是矫治过程了。

在第一次复诊时,我先出装了上颌托槽,选择了3-3,单晶托槽,4-6金属托槽,这样可以保证,前牙美观,后牙段降低摩擦力。上颌安放0.NiTi丝,上合磨牙区蓝胶垫开咬合。这里分析一下25号牙位生物力学,25号颊侧移动中,前后牙会发生一定的向内旋转的移动,从而影响弓形,后续复诊中,要注意上颌左侧弓形问题。

第二次复诊时,上颌安放0.NiTi丝,快速排齐上颌,尽快提高弓丝强度。

在第三次复诊时,选择了下颌托槽安装,上0.NiTi丝加laceblack。上颌换0.NiTi丝,并且粘接第二磨牙托槽。这里47号牙颊面管是有粘接的,但过程中脱落了。比较遗憾。

随后呢,我们在上颌两侧56之间植入了种植体,那在植入方面现在一些文献告诉我们斜形植入会比较安全,也会比较结实。但我临床还是选择了垂直植入,因为我认为,就像是在一块木板上钉钉子垂直钉一定比斜着钉更结实,文献是文献,但临床上垂直植入更适合我。那既然是垂直植入就要小心损伤到牙根,所以尽量术前可以看一下CT。那既然选择了种植钉对于我们支抗肯定有了很大帮助,那有坏的影响呢?还是有的。在采用种植体支抗滑动法前牙的内收过程中,前牙与后牙都发生了远中舌向旋转,牙弓后部会出现横向变化,磨牙间宽度会减小,从而丢失支抗,所以在后面复诊中要注意控制牙齿弓型。

还有就是高度方面尽量接近牙齿的阻抗中线,高位牵引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控根回收。

最后就是患者的治疗结果了

牙齿复合覆盖正常。上下中线一致磨牙尖牙都是I类咬合关系。前牙唇倾得到改善。牙周情况稳定。

上下颌弓形匹配度良好,牙齿排齐情况良好。

在看下结束后的咬合情况,发现还是有一些早接触,需要我们临床调合。

动画对比

接着是正面面型对比,可以看到嘴唇肌肉得到了放松,侧面45度,看到口轮匝肌松弛,鼻唇角关系较好。

侧貌可以看出上下唇回收明显,治疗结束后达到直面型。鼻唇角,颏唇沟达到标准状态。

那头颅侧位片,可以看到上下前牙,回收明显。且在皮质骨内。

曲面断层对比见,牙周状态平稳,牙根平行度良好,23/25之间牙槽骨状态良好。

结束后侧貌,显示anb从5.22变成4度其他骨性指标基本变化不大,说明我们矫正对于骨头的改变较少,更多的是代偿,牙齿来看回收较多。尤其是软组织上唇回收了5.9mm下唇回收了5.4mm。

在看侧位片重叠,首先是前颅底重叠,可见,上下前牙均是控制性倾斜移动,控制良好。上颌骨重叠见上前牙进行了有效的压低,下前牙旋转中心接近根尖,保证了牙根健康。下颌骨重叠可见,我们的咬合平面发生了一定的顺时针变化,

最后我们整体回顾一下,患者在16年9月份第一次就诊,当月选择正畸治疗,15个月后进入精细调整阶段,经过三个月精细调整,6个月左右的稳定,最后选择拆除,共24个月完成矫正。

术后两年后随访。

可见牙周出现三角间隙,这点术前已做过沟通。其他依旧比较稳定。

接着是正面照。正面微笑照正面自然微笑照侧面45度。侧面90度

16年和20年面部对比。依旧比较稳定。

矫正前和目前侧貌对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km.com/shqtyf/198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