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湖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调整为二级,我们的防疫攻坚战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灿烂的笑容注定会写在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的脸上,当春暖花开,我们举杯同庆之时,一口整齐的牙齿一定会为你增色添彩。
很多人由于牙齿的不齐整,不敢在人前开怀大笑的你,因为一些错误观念迟迟未跨出正畸矫正的这一步。看看这些观念,你有吗?
误区一:最佳矫正年龄为12-13岁,必须换牙完成才能矫正。这个观念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对于有颌骨问题,比如地包天,下颌后缩等情况来说,越早干预越好,可以趁生长发育期利用非手术方法结合生长发育改良得到不错的效果,而成年后,对于颌骨发育问题带来的牙齿畸形多半事倍功半了。
误区二:矫正是小孩和年轻人的专利。许多人认为牙齿矫正是年轻人的专利,中老年人不能进行矫正,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成年人的颌骨生长发育完成,但骨的再生改建能力依然存在,一般来说,没有严重的牙周炎和配合障碍,成人的牙齿是可以矫正的。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
误区三:矫正很痛,人都要瘦一大圈。
牙齿矫正,在初上固定矫治器的前几天会有轻微的酸痛,这些轻微的不适一般人都能忍受且很快消失。矫正治疗期间,避免进食过大块的食物,如整只鸡腿,整颗苹果等,避免进食过硬过粘食物,如鸭脖,排骨,奶糖等等,普通饮食均可摄入,不会影响机体的营养供应。
误区四:牙齿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拔牙矫正?以后老了岂不是比人家少几颗牙?这也是矫正的一个误区,正畸医生在矫治拔牙中首选的是病牙和对咀嚼功能影响最小的牙,拔除一些牙齿后对咀嚼功能没有什么影响。对健康有增进而不是妨碍。拔牙者与不拔牙者比较,对牙齿本身健康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别。正畸拔牙在良好的外科麻醉下,可使疼痛几近为零。利用拔牙间隙排齐拥挤的牙齿。利用拔牙间隙将前牙内收,改善牙弓突度,改善面型。比如有的人嘴唇比较前突,经过拔牙矫正后嘴唇的突度会变小,面型变的更加美观,还可以利用拔牙间隙调整后牙咬合关系;
误区五:矫正后老年牙齿易脱落。
有些家长担忧,牙齿矫正后会造成老来牙齿松动,甚至牙齿早脱,这个观点是不科学的。牙齿矫正是通过轻的矫治力诱导牙齿移动,是一种缓慢的生物改建过程,被移动牙齿的一侧骨吸收,另一侧骨新生重建,最终使牙齿移动至正常位置。过程是渐进的,牙齿是稳定的。正规的正畸治疗不会对牙齿、牙周组织产生创伤。
误区六:牙齿矫正时间越短越好
牙齿移动的量是有限度的,一般每月移动1.5毫米,移动太快会导致牙齿松动。根据每个个体的牙齿不齐的严重程度不同,疗程也不一样,一般1.5-2.5年左右,临床上一些极严重病例的疗程达3-7年也很正常。有的医生或患者为缩短时间,不遵循科学规律,施加太大矫治力,结果患者的疼痛较重,牙齿松动度大,严重者会造成矫正牙脱落。
误区七:矫牙很简单,找谁都一样
牙齿矫正是很复杂的治疗过程,医生对牙齿矫正患者的检查、诊断,制定合理的矫正计划,乃至整个矫正过程,每一步都很关键。我们经常碰到一些矫正失败的病例,如拔错牙了或者治疗时机被耽误,这些损失是无法挽回的。牙齿矫正,医院就诊,还您自信的微笑。
文字:刘中彦
责编:鲁银花
责编:陈亮
排版:甘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