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局部麻醉能够达到局部无痛的效果,即除痛觉消失外,其他感觉如触压、温度觉仍存在;病人仍保持清醒的意识,因此,在牙科手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那么口腔麻醉方法和麻醉剂主要有哪些呢?今天OO就来为大家整理麻醉方法以及麻醉药物。
一、麻醉方法口腔麻醉方法共有三种: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接下来,OO为大家一一介绍。
1、表面麻醉表面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涂布或喷雾于皮肤或粘膜表面,使末梢神经麻痹,达到痛觉消失。
临床上主要用于表浅的粘膜下脓肿切开引流,松动的乳牙或恒牙拔除,舌根、软腭或咽部检查,以及气管内插管前的粘膜表面麻醉。
一般可用1%丁卡因作表面麻醉。
2、浸润麻醉浸润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于组织内,以阻断用药部位神经末梢的传导,产生镇痛的麻醉效果。
临床上适用于口腔领面部软组织范围内的手术以及牙、牙槽突的手术。一般采用5号注射针头和5号注射器。
常用药物为0.25%-0.5%的利多卡因或0.5%-1%的普鲁卡因。
3、阻滞麻醉阻滞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神经干或主要分支周围,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该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临床上适用于麻醉比较广泛的区域,可以避免多次注射带来的疼痛。
使用药物剂量小,麻醉效果完全,麻醉作用深,维持时间长。
由于可以远离病变部位进行注射,对整形手术和感染病例尤为适用。
一组口腔医学麻醉美图:
1、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2、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区域
3、前牙区浸润麻醉区域
4、上颌腭部解剖结构
5、上颌腭部麻醉区域
6、上颌前磨牙区
二、麻醉药物在了解口腔麻醉的方法之后,我们也需要了解临床上使用的口腔麻醉剂。
临床上使用的口腔麻醉剂主要有: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丁卡因;阿替卡因这五种。
1、普鲁卡因普鲁卡因的穿透力弱,不适于表面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和阻滞麻醉可用1%~2%的溶液,每次用量不超过1g。
临床上常常加入少量的肾上腺素(1:一),使局部血管收缩,减慢药物的吸收,延长作用的时间、减少麻药的毒性作用、减少出血。
2、利多卡因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作用比普鲁卡因强2倍,维持时间要长1倍,毒性也相应较大。
由于其穿透性和扩散性强,可用于表面麻醉,药物浓度是2%一4%溶液。
浸润麻醉和阻滞麻醉为1%一2%溶液,每次用量不超过0.4g,是口腔科应用最多的局部麻醉药物。
3、布比卡因布比卡因局部麻醉作用比利多卡因强约4倍。
0.5%的溶液加上少量肾上腺素作阻滞麻醉,其作用时间可维持5小时。
每次用量最高不超过mg,毒副作用小,术后镇痛作用较长。
4、丁卡因丁卡因又称地卡因。局部麻醉作用比普鲁卡因强,作用迅速,穿透力强,毒性较大,主要用于粘膜表面麻醉。
一般用1%一2%溶液,总量不超过20ml。1-3分钟即可显效,维持20-40分钟。
由于毒性较大,临床上不用于浸润麻醉。
5、阿替卡因阿替卡因起效时间2-3分钟,对组织渗透性强,麻醉效能高,毒副作用小,目前已用于临床。
看完之后,对口腔麻醉有没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呢?对于口腔麻醉,您又有什么技巧分享呢?欢迎大家在留言评论处分享~
往期文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