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儿妈妈朋友圈里有个好友是儿童牙科医生,前几天她在自己的朋友圈里抱怨,不知道是不是前阵子孩子们的停学太长,整日在家里就是吃吃吃、喝喝喝,很多宝宝的牙齿都出现了毛病,她的工作量也显著增多了。
其中有个6岁的小女孩因为牙齿疼来看牙,医生一检查发现孩子还有点“龅牙”问题,于是治疗结束后告诉父母,建议他们给孩子做个矫牙。但孩子爸妈觉得孩子还小,以后还得换牙,没必要这么早做矫正,就带着孩子离开了。
有这样的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都觉得孩子还小,都是乳牙,以后还会换,所以无论是蛀牙还是牙齿不整齐,都不甚在意。除非孩子牙疼了,家长一般都不会带孩子去看牙的。
但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在孩子的牙齿问题上,这些家长都处在盲区之中。
孩子牙齿不好会有这些危害1、影响面部发育
宝宝的乳牙不整齐,会导致宝宝自己刷牙的时候,容易刷不干净,而这就容易导致宝宝牙齿产生龋坏,也就是蛀牙。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儿童龋患率高达70.9%,有相当大一部分宝宝在5岁左右,就开始蛀牙。
而蛀牙导致的长期偏侧咀嚼,会使宝宝面部发育不对称,长成大小脸或者左右脸不对称。牙齿龋坏还可能导致细菌侵入牙髓,引起牙髓炎,严重者还会引起面部感染。
2、影响咀嚼消化
之前有个新闻,重庆一个5岁小男孩就是因为牙齿不整齐和蛀牙,导致宝宝几乎丧失了咀嚼功能,大部分时候都只能吃液体状的流食,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以至于5岁的孩子只有3岁孩子的体重和身高。
宝宝牙齿不整齐最大的危害就是影响他们的咀嚼咬合功能,如果不加以重视,可能会导致宝宝厌食,进而影响宝宝的营养吸收。
3、导致宝宝自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宝宝牙齿不好看、满口黑牙,开口说话、咧嘴笑的时候就容易被其他孩子笑话,这对宝宝的心理健康也有所影响。
除此之外,宝宝牙齿不好还可能造成牙齿里食物堆积,宝宝自己又很难清洗干净,长此以往就会在宝宝的牙齿里形成牙结石,牙结石在口腔里混合口水就容易产生口气,嘴里有味儿,宝宝就更不爱说话了。
想要宝宝牙齿好,抓住这三点1、0-3岁,迎接乳牙
宝宝的第一颗牙齿大概在6个月左右才会萌发,在宝宝长牙之前,宝妈宝爸们可以拿干净的纱布蘸清水擦拭宝宝的牙龈,保持宝宝口腔健康,而如果发现宝宝“长牙太早”,牙龈上有类似牙齿的小白点,要小心是不是鹅口疮,最好及时就医。
在宝宝牙齿开始萌芽的时候,宝妈宝爸要每天用米粒大小的含氯牙膏帮宝宝刷牙,每天两次,保证口腔卫生。
清洁工具可以选择指套牙刷,或者是小头的软毛牙刷。宝宝开始长牙后,“夜奶”也最好戒掉,不要让宝宝含着奶瓶睡觉,避免蛀牙。
2、3-6岁,养好乳牙
宝宝3-6岁,乳牙长全后,刷牙的牙膏剂量就可以扩大为豌豆大小啦,采用巴氏刷牙法帮宝宝刷牙,每半年带宝宝去牙科医生那里做一次全口牙齿涂氟,能有效预防蛀牙。
这个时候的宝宝是最容易养成不良的口腔习惯的,如果发现宝宝有吃手指、咬指甲或者吐舌咬唇这样的不良习惯,要尽早帮宝宝更正。
一旦发现宝宝有蛀牙、牙齿变形不整齐,就要尽早带宝宝去补牙、矫正,拖的时间越长,情况就会越糟糕。
3、6岁以后,保护恒牙
6岁以后就可以教会宝宝自己刷牙了,建议培养宝宝和成人一样,用“巴氏刷牙法”刷牙,并且要严格规定刷牙时间,避免宝宝敷衍了事。
宝宝开始换牙后,上下左右四个第一恒牙磨牙或第二恒磨牙长出来后,可以带宝宝去做窝沟封闭,以防止蛀牙。
如果宝宝乳牙迟迟没有脱落,也要带宝宝去牙医那里拔掉,以免阻碍恒牙长出。
发现宝宝乳牙快要掉下来的时候,可以让宝宝啃苹果吃饼干等硬物,乳牙更容易自然脱落。
每年带宝宝去看一次牙医,能确保宝宝牙齿健康成长,发现宝宝出现了蛀牙、牙龈肿胀、异常,要及时就医。
对于“龅牙”、“地包天”等牙齿畸形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矫正,尽早寻求正畸口腔帮助,以免影响面部骨骼发育。
有一口健康的牙齿,不仅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还会给宝宝颜值极大加分!
所以宝宝的口腔问题,绝对不是小问题,不容小觑。
从现在开始注意宝宝牙齿发育,让宝宝以后不会被牙齿问题所困扰,给宝宝一个“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的美好未来吧。
—END—拇指儿妈妈专研科学育儿多年的90后辣妈;白天纵横职场,晚上回家奶娃,咱们一起聊聊婚姻、亲子、教育那些事啵好看你就点点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