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医讲坛沈刚教授突面畸形分类的原理

医院口腔正畸科主任

沈刚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兼口腔医学系主任、医院口腔正畸科主任。研究领域主要包括颅颌面部软骨结构及其在矫形力牵张下软骨内成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历年来在国内外口腔学术杂志上发表论著余篇,其中在国际学术杂志发表论著46篇(均SCl收录)。

在颌面部矫形、错合畸形全新分类等领域进行了开拓性工作:其原创的粘固式SGTB、A6隐形SGTB等临床技术为矫治东方人严重骨性错合开辟了全新的途径;其首创的突面畸形分类等理论体系为正畸精确诊断、精准治疗提供了科学的机制依据;其开创的正畸智库等概念产品为正畸融合互联网技术发掘出巨大的市场应用潜力。

突面畸形分类的原理与临床意义

-骨源性-

一、临床表现

面下部前突,上颌前突、下颌后缩,唇态往往呈闭合不全。上颌前部齿槽前突,根形不明显,整个牙槽肥大,肉眼观察骨粘膜张力大。上前牙呈直立(骨源I型)或内倾(骨源II型),上下前牙覆合覆盖在正常范围。头颅侧位片往往显示下颌骨体部呈“三角形”,颏部向下旋转,常表现为高角(下颌后缩)(图2-1)。

图2-1:骨源性突面畸形临床表现及头颅侧位影像特征。

(A)齿槽与牙列特点(B)侧貌与影像对比

Figure2-1.Clinicalmanifestationandcephalometricimageforalveolarprognathism.(A)Alveolaranddentitionspecifics.(B)Facialprofileandradiographicimage.

二、病理机制

骨源性突面畸形的病理机制通常含有基因及遗传因素,环境影响并非起源因素,但有可能是协同因素。其病理机制是由于上颌先天性生长过度,上颌前部呈前突,上颌前牙呈反方向代偿(即直立),通常下颌骨体部形态不良,往往呈“三角形”,下颌平面角较大,导致下颌后缩。口内在矢状向观察,其后半部往往呈磨牙中性尖窝关系。

三、矫治方案

根据上颌骨前突下颌骨后缩严重度、上前牙代偿程度、生长发育状况、年龄及面型表现等因素,选择下列治疗方案。

1、正畸治疗

适应症:面型突度低中度,上前牙代偿性直立不严重、下颌后缩轻中度、生长发育高峰期或年轻成人。

拔牙选择:青少年期骨源性突面畸形可考虑拔中段牙(4个4、4个5或上4下5)。成人患者拔牙需谨慎,特别是超过20岁的成年女性,必须结合其矢状向突度、前面观、颧骨高度、颊区脂肪垫丰满度等作综合评价,这类患者可考虑拔除后段牙(4个8或4个7)。

向控制之间的协同。垂直向控制的关键在于压低后段牙,诱发合平面逆旋及下颌平面逆旋,最后导致下颌平面角的减小及颏顶点的前移,改善下颌后缩的程度[6]。

物理支抗:骨源性突面畸形的正畸治疗,无论是矢状向内收及垂直向控制,都必须借助MIA的力学设计及应用。

2、正颌正畸联合治疗

适应症:面型表现严重、唇态闭合不全顽固、露龈笑严重(龈缘与唇线之间距离超过5mm)、上前牙代偿直立明显、上颌齿槽及上颌骨肥厚、下颌后缩严重、生长发育停止(年轻成人)。

围术正畸:术前正畸的主要任务是

(1)纠正上下前牙轴倾度,特别是上前牙适度的去代偿;

(2)排齐牙列,整平牙弓;

(3)上下牙弓水平向宽度协调;

(4)通过上前牙适度去代偿及下前牙内收,创造足够覆盖;

(5)一般选择拔除上5下4。根据手术需要,可能也需拔除智齿。术后正畸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术后新鲜创口的组织反应活跃期,进行上颌内收维持与加强、上下颌中线纠正、牙弓进一步整平、覆合覆盖协调及后牙中性关系下的尖窝对接(图2-2)。

图2-2:骨源性突面畸形围术正畸。(A)术前正畸(B)术后正畸

Figure2-2.Orthodonticinvolvementpriortoandfollowingwithorthognathicsurgeryforskeletalprognathism.(A)Pre-operativeorthodontics.(B)Post-operativeorthodontics.

?术式选择:骨源性突面畸形的经典术式是双颌术式(上颌LeFortI型;下颌BSSRO或联合颏成形术;或单独颏成形术)(图2-3)。根据牙弓水平向不调的严重程度及下颌Spee曲线的深凹程度,可附加分块或根尖下截骨[7]。

对于上颌前突程度较轻、而下颌形态不良较严重的病例,可在正畸治疗的基础上独立进行颏成形术。

来源于河马牙医汇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km.com/shqtzz/84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