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不良口腔习惯?
这个答案我知道!
不好好刷牙
没有良好的口腔习惯
会影响孩子一辈子的口腔健康!
可是今天说的,真的不是这个
今天说的是能让牙齿发生错位
形成错颌畸形的不良口腔习惯
不良
口腔习惯
由于吸吮动作本能的反射、喂养不足、某种惧怕或不愉快等心理因素,自发地产生如吮拇指等不良习惯动作,是儿童在一段相对固定的时间内,有意或无意地重复做某个相同动作,并依赖于此产生快感、形成习惯持续进行。
这样的不良口腔习惯都有哪些呢?
看这里!
爸爸妈妈们记好哦
及时改正孩子错误的口腔习惯
避免形成错颌畸形
保卫孩子的“颜值”!
吸吮手指01吸吮是婴儿的本能,是初生时候对食物渴望的原始动作,会带给婴幼儿安全感,婴儿3-4月常常会出现吮指习惯,一般情况下,在2岁或3岁前吮指习惯可视为正常的生理活动,这种习惯通常会在4-6岁以后逐渐减少而自行消失。如在此之后吮指习惯仍继续存在并具有一定的强度,就会导致明显的错颌畸形,如前牙开合、牙弓狭窄、上前牙前突,开唇露齿等。
舔牙齿02替牙期儿童常见的不良口腔习惯就是舔牙齿,舔松动的乳牙、乳牙残根或初萌的恒牙,如果该动作只是在较短时间内存在,则不会造成明显的错颌畸形。
如常用舌尖伸在上、下牙之间,使前牙出现两边小中间大的梭形开合;如果常舔下前牙,则会造成下颌向前突形成反合。如果舌头同时舔上下前牙或经常吐出,会使上下颌均向前移位,导致双颌前突畸形及开合。
如果这种习惯持续较长时间,会形成吐舌习惯,造成更严重错颌畸形,如局部开合、地包天、下颌前突等。如果家长发现小孩已经养成吐舌习惯,应前往就诊,医生可针对性地进行阻断性治疗。
咬嘴唇03看到“咬嘴唇”三个字,不少人估计想到某音里的段子:“姑娘们,你们最漂亮的动作是什么?”“咬嘴唇!”
然而在生活中,这样的习惯真的不漂亮,还能让人变丑。宝宝生闷气,咬着嘴唇的时候,不要觉得十分娇蛮可爱,要及时纠正。当孩子存在咬唇习惯的时候,形成的错颌畸形包括:咬下唇易造成上颌前突、牙间隙、下前牙拥挤、前牙深覆合、下颌后缩等;咬上唇则易形成前牙反颌,上前牙内倾等。
偏侧咀嚼04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患有龋齿的孩子中间,由于一侧后牙区严重龋患牙而不能正常咬合;或是因多颗牙缺失及错颌问题而不存在后牙咬合关系,导致该侧后牙无法行使正常或应有的咀嚼功能,而只能由健康的一侧牙齿来承担所有的咀嚼功能,久而久之就形成偏侧咀嚼习惯。长期的偏侧咀嚼可导致牙列中线偏斜、后牙咬合关系异常、颜面部左右不对称等畸形。
口呼吸05人类在正常情况下的呼吸方式为鼻呼吸,肺活量增大时辅助用口呼吸,但是有些孩子因患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鼻窦炎等鼻咽部疾病时,造成鼻呼吸不畅,继而被迫用口呼吸。
长期的口呼吸破坏了口腔、鼻腔的气压平衡,致使鼻腔不能向下扩展,造成腭盖高拱,同时张口呼吸妨碍牙弓宽度发育造成牙弓狭窄、上前牙突、开唇露齿,唇厚、鼻扁、目光呆滞,耳鼻喉科称为腺样体面容、痴呆面容。长期如此,舌头和下颌后退,会导致上颌前凸,上牙弓狭窄,牙齿不齐,看上去开唇露齿,上唇短厚,上前牙突出。这种口呼吸的情况,家长一定要警惕起来,及时纠正。
睡眠习惯06儿童睡眠时,经常用手、肘或者拳头枕在一侧脸下,还有时会用手托住一侧的腮部进行阅读或者思考问题,这种不良姿势如果持续、长期发生就可成为不良习惯,阻碍牙颌面的正常生长发育,并可能导致面部结构的不对称。
还有一种不良睡眠习惯就是磨牙,大部分有磨牙症的孩子造成乳尖牙和磨牙中度磨耗,还可造成咀嚼肌肉酸痛及颞下颌关节疼痛。
不良口腔习惯如果形成
又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
孩子很可能发展成错颌畸形
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
自己美好漂亮的小宝贝
就这样越来越丑?!
爸爸妈妈要怎么办呢?
孩子有不良口腔习惯怎么办?
1.当孩子出现不良口腔习惯的时候,家长要及早纠正,避免产生错颌畸形。
2.若孩子已形成某种口腔不良习惯,及早就诊,对其病因进行相关分析,针对病因进行相关心理疏导、护理和监督,适时引导破除,防止畸形发生。
3.有的牙齿不齐的孩子,伴随着肌功能软组织异常运动或者不良的口腔习惯,在及时为孩子佩戴矫正器的同时,也要帮助、监督孩子纠正不良口腔习惯。
4.有些孩子自己无法克服和纠正不良口腔习惯,这个时候,MRC肌功能矫治系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儿童的口腔不良习惯
有些是随着年龄可以自我破除的
家长不用过于担忧
而引起孩子的恐惧和焦虑
这样可能会使不良口腔习惯加重
如果不良习惯持续时间长、难以纠正
应该予以干预或治疗
以防引起错合畸形
更多相关内容
儿童早期矫正:MRC肌功能训练让孩子获得完美脸型
牙齿矫正时不待我,再等就是“坑”娃“坑”己
还下不了决心矫正牙齿?看这里!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咨询更多牙齿问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