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完整的乳牙列是恒牙健康的基础,
完整健康的乳牙列能够发挥正常的咀嚼功能,
可保障恒牙和颌面部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
有利于孩子准确发音,
引导恒牙正常萌出,
使幼儿获得健康并使用终生的恒牙。
鼓励幼儿多吃纤维性食物,增强咀嚼功能健康的饮食结构和良好的
饮食习惯是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基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会使儿童受益终生。幼儿应注意平衡膳食,做到不挑食,
特别是多吃蔬菜和新鲜水果等纤维含量高、
营养又丰富的食物,这样,既有利于牙齿的自洁作用、
不易患龋病,又有利于口腔颌面的生长发育,
促使牙齿排列整齐,增强咀嚼功能。
刷牙后睡前不再进食由于人在睡眠期间口腔运动少,
唾液分泌量低,口腔的自洁作用差,
如果刷牙后睡前再进食易患龋病和牙龈炎。
此外,幼儿应养成规律饮食的习惯,除每日三餐外,
尽量少吃零食。如果吃零食也应有规律,可在两正餐之间加零食。
幼儿学习刷牙,家长应帮助和监督从3~4岁开始,
幼儿动手能力和四肢协调性明显增强,
家长可开始教幼儿自己用最简单的“画圈法”刷牙,
其要领是将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轻压使刷毛屈曲,在牙面上画圈,
每部位反复画圈5次以上,前牙舌侧需将牙刷竖放,
牙齿的各个面(包括唇颊侧、舌侧及咬合面)均应刷到。
此外,家长还应每日帮孩子刷牙1次(最好是晚上),直到上小学,
这样才能保证刷牙的效果。
帮助孩子尽早戒除口腔不良习惯幼儿口腔不良习惯有:
吮指、咬下唇、吐舌、口呼吸等,应尽早戒除,
否则会造成上颌前突、牙弓狭窄、牙列拥挤等口颌畸形。
如果3岁以上的幼儿仍存在上述不良习惯,
且不能通过劝导而戒除,
医院诊治,通过适当的矫正方法,
帮助其戒除不良习惯。
对有口呼吸习惯的孩子,应检查其上呼吸道是否通畅,
治疗扁桃体肿大、
腺样体肥大、鼻甲肥厚等病症,及时纠正口呼吸。
提倡学龄前儿童每6个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3~6岁是幼儿患龋的高峰期。
该阶段牙弓开始发生变化,出现牙间隙,
为换牙做准备,但易造成食物嵌塞,
引发邻面龋。龋病早期治疗时间短、痛苦小、效果好、花费少。
所以提倡学龄前儿童每6个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
在对幼儿进行口腔健康检查的同时,
医生应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口腔健康指导,
增强家长和孩子的口腔健康意识。
乳牙龋病应及时治疗龋病影响幼儿口腔和全身健康。
龋病最初的表现是牙齿局部变色,一般为黑色,
有时在上前牙表现为白垩色改变,进而牙齿表面硬组织剥脱,
形成龋洞,
直至牙齿完全崩解,脱落。龋病可以引起孩子牙痛,牙龈、面部肿胀,
甚至高热等全身症状。龋病长期得不到治疗可造成儿童偏侧咀嚼,
双侧面部发育不对称;还可影响恒牙的正常发育和萌出。如果没有健康的牙齿,
孩子就不愿吃含纤维多的蔬菜和肉食,造成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影响全身正常生长发育。因此,“乳牙总是要换的,坏了不用治”的看法是错误的。
及时治疗乳牙外伤乳牙外伤常发生于2岁以后的幼儿,多为前牙,
一般是由跌倒引起,外伤可能会把牙齿碰松、碰折、碰掉等,
乳牙外伤可能会影响以后恒牙的发育和正常萌出,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无锡爱儿星国际早教园保健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