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那些事儿细节很重要

暑期刚过,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会发现身边又多了一些同学戴上牙箍了,正是,每年的暑期都是青少年朋友牙齿矫正的旺季。牙齿矫正不仅可以重建牙列,让牙齿排列整齐,而且能有效地改善面型,让患者重失迷人、健康、阳光、自信的微笑!那么对于初次进行牙箍矫正的患者,特别是学生群体,还有学生家长,你了解牙齿矫正的那些事吗?小编今天帮你梳理一下,其实,对于牙齿矫正,细节很重要!

1、矫正的最佳时期。

女孩11-13岁,男孩12-14岁,恒牙与乳牙替换完毕,正值孩子的青春快速生长期,颌骨仍在发育中,此时是固定矫正的最佳时机。不过对于上牙前突(俗称:龅牙)和下牙前突(俗称:地包天)症状十分严重的,应在症状初现时,医院进行治疗。及时矫正能有效阻断颌骨的异常发育,改善面型,否则,错过时机,矫正治疗也很难收到满意的效果。

2、矫正治疗前需拍X片。

在牙齿矫治前,一般需要拍摄患者颅部正面、侧面以及全景曲面断层片,目的是了解患者牙齿畸形的机制、病因,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准确地诊断,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以确定如何矫治、何时矫治,测算大致疗程,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等。

3、矫正治疗前需进行口内和面部拍照。

在牙齿矫正治疗前,还需要拍摄患者的口内和面部照片。口内照片包括上牙、下牙和左、右咬合照共四张,面部照片包括正面、正面微笑、45°侧面及90°侧面照共4张,这些照片的留存是为了与患者治疗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比对。

4、矫正治疗前需要洁牙或牙周疾病治疗。

大多数患者在矫正治疗前需要洁牙,目的是清除附着于牙齿表面的牙石、软垢、菌斑等,消除隐患。如果有龋齿还要进行修补;如果存在牙周炎症,首先要进行牙周治疗。总之,在矫正治疗前,要确保患者的牙齿是清洁和健康的,如果这些问题不事先解决,在治疗过程中,会引发口腔疾病,从而影响矫正治疗过程的连续性和治疗效果。

5、牙齿矫正可能需要拔牙。

关于这一点许多患者和家长不理解,牙齿畸形、牙列拥挤多数因颌骨空间不够,容纳不了全部的牙齿,造成了拥挤,拔牙就是为了腾挪出让牙齿整齐排列的有效空间。有些患者在矫正治疗的初期不愿意拔牙,后来矫正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才认识拔牙的作用。

6、初戴矫治器和每次复诊加力时会有疼痛不适的感觉。

初戴矫治器时,由于牙箍外力的作用,牙齿尚未适应,会出现轻微的疼痛、咬合无力等情况,一般持续3-5天,不超过一周。每次复诊时也会出现同样的症状,这是正常现象,也是可以忍受的,如果疼痛时间过长或无法忍受,甚至疼痛加剧,应医院复诊。另外,初戴矫治器时,口腔内软组织对外来物也会有一个适应过程,会出现短期的、局部的口腔溃疡,过一段时间会自行愈合。

7、遵照医生的时间要求,定期复诊。

矫正治疗中的复诊时间不是医生随意制定的,它是根据正畸学、口医基础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得出的。如果每次复诊周期太短,则可能会造成牙齿无法完成正常的生理性改建,从而造成牙齿在新的位置上无法稳固;如果每次复诊周期过长,则会导致整个治疗周期的延长。复诊的间隔时间与使用的矫治器的不同也存在着差异,所以,一定要遵照医生的时间要求,定期复诊。

8、适当的调整食物结构,改变咀嚼方式,确保矫治器的完好使用。

由于佩戴牙箍矫治器,那么对食物应当有选择,应尽量避免进食过硬、过粘的食物,如排骨、鸡爪、年糕等,以免牙箍托槽脱落;同时还要尽量避免啃、撕咬等动作,对于需要牙齿进行这些动作的食物,如苹果,应当切成小块,然后放入口中咀嚼。牙箍托槽脱落后应保存好,医院进行处理。

9、保持口腔卫生,预防龋齿的发生。

牙箍矫治疗程一般需要一年半或更长的时间,由于佩戴牙箍矫治器加大了口腔清洁的难度,食物残渣极易附着在牙齿和矫治器上,如果不清理干净,经口腔细菌分解后,酸性物质对牙体产生侵蚀,形成龋齿。所以医生会在矫治进行前和矫治过程中,定期为牙齿涂氟,一般半年一次,以预防龋齿的发生。矫正治疗期间,应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主餐进食后要刷牙,其他进食后则要漱口,这对治疗完成后,确保一口健康的牙齿至关重要。

10、佩戴保持器的时间应当与矫治疗程的时间相当。

保持器是透明的塑料牙套,在牙箍矫治完成后佩戴,美观、易取戴和清洁,作用是稳固疗效,防止病情反弹或复发。有的患者和家长以为牙箍矫治完成后,便大功告成,不太重视余下的环节。其实,不然,如果佩戴时间过短,病情反弹或复发的可能性很大,千万不要忽略这一点,家长应当给孩子应有的监督。

长按识别







































中科医院专家
郑华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km.com/shqtzz/1266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