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口腔执业医师速记考点颌面外科

下面是口腔外科学考点解读:详电:-于老师1.交叉十字绷带(亦称环绕法):交叉十字绷带亦称环绕法,被广泛用于颌面部(例如耳前区、耳后区、腮腺区、下颌下区、颏下区)和上颈部术后和损伤的包扎固定。缠绕时应注意不要压迫耳根及影响呼吸。2.四头带应用技术:四头带亦称四尾带,其制作方法简便,临床上常用一段绷带,将其两端剪开一定长度,形成四个带头即可。带的长度一般为70cm左右,剪开的长度视需要而定。3.绷带的应用最为广泛和简便,可适用于各种部位创口的包扎,颌面部常用宽8~10cm、长5m左右的绷带。4.临床上一般在更换或去除引流物、创口渗血较多或有大量分泌液溢出、疑有血肿形成或感染、敷料松脱或过紧、伤口剧痛以及需要观察创口或皮瓣等情况时才进行换药。5.感染创口的处理:①感染创口一般不应立即作初期缝合,应在感染被控制或进行手术清除病灶后考虑缝合。缝合时不宜过紧,组织不应太少,并常规放置引流物。引流物的去除应视有无脓性渗出而定,一般应在无脓液排出48小时后去除。②感染创口应覆盖敷料,并定时检视和换药,脓液多者可每天2次。③对肉芽组织创面及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的创口,应予以湿敷。④有脓腔存在的创口,应保持引流通畅,并以各种消毒及抗生素溶液冲洗脓腔(药物选择原则与局部湿敷使用药物相同)。⑤感染创口经处理后缝合者(例如颌骨骨髓炎术后),由于组织炎性浸润变性,容易发生创口裂开,故不宜过早拆线,一般应在1周后。⑥感染创口在愈合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全身或局部应用抗生素,并加强营养支持和维生素摄入,促使创口早期愈合。6.无菌创口不论有无组织缺损,均应争取作组织整齐与严密的缝合;有组织缺损者可采取皮瓣转移和植皮的方法解决。对术后有可能发生感染的,疑有污染或术后渗血较多的创口,应放置24~48小时的引流物,如无效腔过大或渗出较多,应延长引流时间至72小时以上(有时需要更换一次引流物)。7.电刀手术缝合后的切口,早期炎性反应更为明显,切口在第7天出现组织学上的初步愈合,而激光刀手术缝合后的切口创缘,早期主要表现为凝固性坏死,切口在术后第10天才有组织学上的愈合。缝合的创口,一般在7~10天内全部愈合者,称为初期或一期愈合。未经缝合的创口,其愈合往往经过肉芽组织增生,再为周围上皮爬行覆盖的过程,在临床上称为二期或延期愈合(拔牙创口的愈合即属此类)。这种创口愈合后结缔组织多,在软组织部位,形成明显的瘢痕。8.临床创口的初期愈合为6~10天。9.打结收紧结扣时,要注意尽量使三点(两手用力点与结扎点)成一线,否则结扎组织容易撕脱或结扎松脱。打结时,每个结扣都必须是顺的,否则容易断线或结扎不紧。组织缝合打好第1个结扣时,应将2根线头引向一侧,再打第2个结扣。对深部组织的结扎,用手引线颇感不便。此时可用长血管钳尖头持以游离线(俗称吊鱼线)横过结扎血管钳之尖端,扣住组织后引出,再行打结。组织内结扎线头所留长度一般为1mm左右,但对较大的血管及大块肌肉束等粗线结扎,为防止滑脱可增加到3~4mm。10.打结的方法有单手打结、双手打结和持针钳打结3种,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以单手打结和持针钳打结最为常用,前者在结扎和一般缝合时使用,后者则多用于口腔内及深部缝合,在缝线过短和缝扎时也常应用。口腔内打结应打三重结,以防松脱。单手打结最好练就左、右手均能打结。11.打结是重要的手术基本功,是最基本的技术操作之一,主要用于结扎血管和缝合。12.钝性分离:用于正常肌肉和疏松结缔组织的分离以及有包膜的良性肿瘤的摘除。主要以血管钳进行,也可使用刀柄、手指、纱布等,可在非直视下进行。对于层次不清又含有重要血管神经的区域,用钝性分离法比较安全,但对组织损伤较大,故操作时更应细致,避免过度用力,以减少组织撕裂伤。13.锐性分离:用于精细的层次解剖或分离粘连坚实的瘢痕组织。使用的器械为锐性的手术刀和手术剪。此法对组织损伤小,动作要求细巧、准确,一般应在直视下进行。14.干热灭菌法:利用电热或红外线烤箱高热烘烤进行灭菌。适用于玻璃、陶瓷等器具,以及不宜用高压蒸气灭菌的明胶海绵、凡士林、油脂、液体石蜡和各种粉剂等物品。不耐高热的物品,如棉织品、合成纤维、塑料及橡胶制品等,不可用此法灭菌。干热灭菌的温度和维持时间应根据消毒物品导热快慢、包装大小和安放情况而定。15.分泌功能检查-定性检查:给患者以酸性物质(临床上常以2%枸橼酸、维生素C和1%柠檬酸等置于舌背或舌缘),使腺体分泌反射性增加;根据腺体本身变化和分泌情况,判断腺体的分泌功能和导管的通畅程度。16.碘酊杀菌力强,但刺激性大,故在不同部位使用浓度不同:消毒颌面颈部为2%,口腔内为1%,头皮部为3%。使用后应予脱碘,碘过敏者禁用。17.高压蒸气灭菌:一般器械、布类、纱布、棉花类及橡胶类等均可使用。灭菌效果可靠,但不同物质的压力和灭菌时间要求不同。18.化学消毒法:医疗器械消毒,可用70%~80%乙醇浸泡,但仅用于一般不进入无菌组织的器械灭菌,浸泡时间为30分钟。19.洗必泰液为广谱消毒剂,刺激性小,故使用广泛。皮肤消毒浓度为0.5%,以0.5%洗必泰酒精(70%酒精)消毒效果更佳。口腔内及创口消毒浓度为0.1%。20.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注射方法:病员大张口,下颌(牙合)平面与地面平行,将注射器放在对侧口角,即第一、第二前磨牙之间,与中线成45°角。注射针应高于下颌(牙合)平面1cm并与之平行。按上述的刺入点标点进针2.5cm左右,可达下颌骨骨面的下牙槽神经沟。回抽无血,即可注入麻药1~1.5ml。约5分钟后,病员即感同侧下唇口角麻木、肿胀。21.晕厥是一种突发性、暂时性意识丧失。通常是由于一时性中枢缺血所致。一般可因恐惧、饥饿、疲劳及全身健康较差等内在因素,以及疼痛、体位不良等外在因素所引起。临床表现: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四肢厥冷无力、脉搏快而弱、恶心、呼吸困难;重者甚至有短暂的意识丧失。22.上颌第一恒磨牙拔除时麻醉需麻醉上牙槽中神经、上牙槽后神经、腭前神经。上6的感觉神经支配:远中颊根和腭根由上牙槽后神经支配,近中颊根由上牙槽中神经支配。23.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又称眶下孔或眶下管注射法,将麻药注入眶下孔或眶下管,以麻醉眶下神经及其分支,可麻醉上牙槽前、中神经,甚至上牙槽后神经,即可麻醉整个上颌牙神经丛。本方法适用于同侧上颌切牙至前磨牙的拔除,牙槽突修整及上颌囊肿刮治术和唇裂修复等手术。24.丁卡因:又名地卡因,穿透力强。临床上主要用作表面麻醉。麻醉作用较普鲁卡因强10倍。由于毒性大,一般不作浸润麻醉,即使用作表面麻醉,亦应注意剂量。一次使用量不应超过40~60mg,即2%丁卡因不超过2ml。25.根钳拔除法适用于高位残根,颈部折断的断根或虽折断部位低于牙槽嵴,但在去除少许牙槽骨壁后,仍能用根钳夹住的断根。牙挺取根法适应于根的折断部位比较低,根钳无法夹住时,应使用牙挺将其挺出。应选用能进入牙槽窝并能达一定深度的牙挺,挺刃的大小、宽窄应与牙根相适应。其支点应为牙槽间隔,或腭侧骨板。如牙根断面是斜面,根挺应从斜面较高的一侧插入。26.再植牙成功的判断标准,一般认为是:疼痛消失,无感染,不松动,牙功能正常,牙龈附着正常。X线片示牙根无异常透射影。行使功能达5年以上,即为成功。27.干槽症临床上可分为腐败型与非腐败型两类,前者更严重而多见。主要症状发生在术后2~3天后的持续性疼痛,可向耳颞部放射。检查时,腐败型者可见拔牙窝空虚,牙槽骨壁表面有灰白色假膜覆盖,创内有腐败坏死物质,有明显臭味;骨壁有明显触痛,创口周围牙龈略红肿;局部淋巴结可有肿大,压痛。偶有发生张口受限、低热、全身不适等症状。28.拔牙术基本操作术中注意事项:①远中切口如偏舌侧,易引起出血和水肿。②颊侧切口与远中切口的末端成45°角向下,勿超过前庭沟,否则将引起颊部肿胀。③应作黏骨膜全层切开,紧贴骨面将瓣翻起。④用锤凿法去骨时,为避免暴露第二磨牙牙根,应首先在第二磨牙颊远中角之后,与牙槽嵴垂直,凿透密质骨使成一沟。⑤用锤凿法劈开时,牙冠应已有足够的显露,且牙不松,在颊面近中发育沟处,用锐利而合适的器械劈开。⑥涡轮钻拔牙法是近年来较常使用的方法,具有无振动,创伤小,手术视野清楚,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减少等明显优点。29.拔牙术后医嘱:拔牙后24小时不可刷牙漱口。术后应避免进食过热食物及剧烈运动,并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患侧咀嚼,勿用舌舔创口,更不可反复吸吮。30.单纯性高血压,无其他并发症,如脑、心、肾器质性损害,一般是可以拔牙的。血压如高于/mmHg时应先进行治疗。在注意血压值的同时,还应注意患者的自觉症状、既往血压最高值和近期血压波动情况。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好办法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km.com/shqtzz/1244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