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认为,反正迟早要换牙,乳牙的龋齿不用治疗,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若不注意保护乳牙,会直接影响将来恒牙的生长发育。那么,怎样保护儿童乳牙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5万小学生中60%有蛀牙
今年10月—11月,医院承接了南宁市青秀区教育局所辖中小学的学生体检工作,目前已对约5万名小学生进行体检。体检发现,孩子们存在较突出的口腔卫生问题,口腔整体情况不容乐观。据统计,该区小学生龋齿患病率高达60%以上,龋齿充填率较低,患病者以一至三年级学生为主,龋齿呈低龄化,直接影响了学生的生长发育。
医生介绍,此次体检发现,有的小学生有4-8颗蛀牙,有的蛀牙数超过8颗。这次体检主要以小学生为主,特别是一至三年级小学生,年龄在6-9岁之间,正处于换牙之时。体检发现,有蛀牙后接受治疗的孩子很少。我国中小学生中,龋齿患病率为60%~70%。医院检查出来的结果,跟全国患病率水平持平。
医生说,在这次口腔体检中发现,儿童患龋齿较多,患儿龋齿累及的患牙数目多,牙体大面积缺损,乳牙早失,会影响到儿童的咀嚼功能和乳恒牙的替换,还可能导致颌骨发育异常、牙列拥挤、营养不良,甚至心理障碍。
●乳牙
乳牙是人萌生的第一副牙,是儿童咀嚼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共20个,上、下颌各10个。从出生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到2岁半左右20颗乳牙萌出完毕。自6-7岁至12-13岁,乳牙逐渐脱落而被恒牙所替代。
▌乳牙护理非常重要
有些人觉得乳牙天生要换掉,所以没必要做护理。但事实上乳牙的健康与否也非常重要!如果不做好相关的护理,那么就会发生下面几个可怕的情况:
1、影响消化能力
如果食物没有被好好咀嚼,那么就会加重胃部的消化负担,此后各类消化不良的疾病也会找上门来。此外因为牙齿不好,所以孩子往往会拒绝一些食物,这就可能养成挑食的不良习惯。
2、发音不标准
如果孩子的门牙过早脱落,那么说话的时候必然会有漏风的情况,这对孩子的发音有着不小的影响。有研究显示,有健康乳牙的孩子往往比乳牙护理不到的孩子更早学会说话。
3、影响恒牙发育
恒牙的发育会遵循着乳牙的脚步,如果乳牙过早脱落,那么恒牙就是去了发育的方向,为此恒牙就可能出现牙齿不齐的问题。而且乳牙过早脱落会导致牙根过度使用,这样新萌发出的恒牙也会根基不稳。
▌龋齿大致有七种原因
1、牙齿刚萌出时,牙的钙化程度低,表面不光滑且有许多微孔。这样的牙齿耐酸性差,细菌易黏附在牙面上形成菌斑,因此容易发生龋齿。
2、初萌的牙齿,特别是年轻恒牙的沟、窝、点隙多而深,此处易使食物嵌塞滞留,隐藏细菌,且刷牙、漱口不易清洁,所以容易患龋。
3、儿童牙齿咀嚼功能较弱,吃的多为软食,且其中又常含有大量的糖分,易发酵产生酸,导致孩子生成龋齿。
4、喜吃零食。目前儿童的零食多为含糖量高、黏稠性强,质软而精细的食物,如蛋糕、面包、饼干、糖果、牛奶及各种饮料等,这些也都是儿童喜欢的食物。这些食物由于长期黏附在牙面上易发酵产生酸,侵蚀牙齿而发生龋齿。
5、口腔卫生差。孩子在婴儿期不能自己刷牙,儿童期多数刷牙不认真,方法又不正确。儿童因年幼无知,几乎都有好吃零食而不清洁牙齿的坏习惯。临床上每当问小患者每天刷几次牙、每次刷多长时间的问题时,家长普遍回答说:“刷牙是走过场,每次刷牙多则三十秒,短则几秒钟。”这种马虎对待自己牙齿的坏习惯,当然易患龋。
6、儿童睡眠时间长,睡眠时口腔处于静止状态,唾液分泌量减少、流速低,唾液机械冲洗作用下降。由于唾液分泌量减少,唾液中的一些抗菌物质、溶菌酶等有利于牙齿健康的成分及含量减少,这有利于细菌的繁殖。有些儿童有坏习惯,如睡前吃面包、糕点等不刷牙就睡觉以及含糖睡觉的不良习惯,更易诱发龋病。
7、家长常认为乳牙是临时的,烂了没有多大的影响,因而对子女龋齿不够重视,未能及时求医、治疗,这必然增加了龋坏发展的几率。
▌乳牙保护有讲究
总体来说,乳牙的护理工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岁半以前儿童
一两岁时没有自理能力,乳牙护理就应由家长负责。
(1)要有良好的喂养习惯,每次给孩子喂养后,再喂几口白开水,以便把残留食物冲洗干净,如有必要家长可戴上指套或用棉签等帮助孩子清除食物残渣。睡前喂奶不宜加糖。带糖分的食物也不适宜吃太多。
(2)注意钙的吸收,因为钙磷是牙齿、骨骼的主要构成部分。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钙的补充,因为母乳中就含有钙,且较容易被吸收。在婴儿两个月后可适量添加水果或水果汁,增加维生素,有利于调节儿童体内钙磷代谢,促进钙磷在牙齿和骨骼中的沉积,对预防儿童牙病有重要作用。
(3)可以吃些青菜,因为纤维性的食物对口腔清洁有作用,而且含糖量较少。
(4)要及时纠正儿童的不良习惯,如咬手指、舐舌、口呼吸、偏侧咀嚼、吸空奶头等。另外需要特别提醒母亲注意的是,哺乳期间,与怀孕期间有类似的地方,由于母儿“争吃”,营养物质需求量大增,在营养物质不足的情况下,易发牙周病和龋病,在此期间,要注意营养和口腔卫生,预防牙疾。如早晚期刷牙,饭后漱口刷牙等。有条件者每天嚼木糖醇含量为50%的无糖口香糖2-3次,也可以降低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对母儿的健康都有好处。
第二阶段:2岁半以后
儿童开始懂事,应开始自己处理口腔清洁的事宜。
(1)家长要培养孩子早晚刷牙的习惯,而且要监督儿童刷牙时间,至少要刷3分钟以上。观察儿童刷牙,以免误食牙膏。教育儿童要用竖刷的方式。
(2)选用儿童牙膏、牙刷,因为儿童牙膏的配方是针对儿童设计的,比一般成人牙膏更适合小童使用,而且儿童牙膏通常都有水果香味,可以提高小孩刷牙的兴趣;儿童牙刷刷头较小,能更好地清洁牙齿,保护牙龈。
(3)要定期检查,最好每半年就医院检查,因为龋齿在初期时,一般孩子不会感觉到痛,而当其感觉疼痛时,龋齿就已非常严重了,所以说龋齿要通过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保护乳牙,改掉6大坏习惯
想让孩子拥有一口好牙齿,作为家长不但要鼓励宝宝从小坚持刷牙、定期做口腔检查,还要帮助宝宝改掉以下这些坏习惯。
1、舔牙吐舌如果不停地用舌尖舔上下前牙,会导致上下牙之间形成局部开合,牙齿之间会出现缝隙,同时还会使上下颌均向前移位,导致双颌前突畸形及开合。如果常舔下前牙,可导致下颌向前移位,形成下颌向前突的反合。
2、偏侧咀嚼经常用一侧咀嚼会使牙弓向咀嚼侧旋转,导致另一侧发育不良,使下颌向咀嚼侧偏斜、导致脸型左右不对称。
3、用口呼吸长期用口呼吸,孩子的舌头和下颌后退,会导致上颌前凸,上牙弓狭窄,牙齿不齐。外观表现开唇露齿,上唇短厚,上前牙突出。
4、咬东西很多孩子喜欢啃手指甲或者咬衣角、袖口、被角及吮吸奶嘴等,在咬这些物体的时候一般总固定在牙齿的某一个部位,容易在上下牙之间造成局部间隙,时间久了,就形成牙齿局部的小开合畸形。
5、刷牙用力过大刷牙用力过大会造成牙齿表面釉质与牙本质间的薄弱部分过分磨耗,形成楔状缺损,引起牙齿过敏,继发龋齿,甚至牙髓暴露或出现牙龈损伤、萎缩。
6、睡前吃糖晚上睡觉时,很少喝水,人体各个器官大多也休息了,唾液分泌减少,睡前吃糖,糖分在细菌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乳酸,腐蚀牙齿形成蛀洞,从而发生龋齿。
(来源:广西新闻网、沈阳日报、新浪、百度百科)
责编:小名
更多精彩猛戳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