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口腔颌面麻醉与镇痛

治疗白癜风药 http://pf.39.net/bdfyy/tslf/190620/7232741.html

第三章口腔颌面部麻醉与镇痛

考点麻醉与镇痛

一、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结节注射法)

口内注射法: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根部口腔前庭沟作进针点。病人取坐位,头微后仰,上颌牙(牙合)平面与地面成45度,半张口,注射针与上颌牙长轴成45度,向上后内方刺入,进针时针尖沿上颌结节弧形表面滑动,回抽无血,注入麻药1.5-2ml。

注意针尖刺入不宜过深,以免刺破上颌结节后方的翼静脉丛,引起血肿。

麻醉区城:除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外的同侧磨牙、牙槽突及其颊侧软组织(牙周膜、骨膜、龈黏膜)。

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翼下颌注射法)

注射标志:病人大张口时,可见磨牙后方,舌腭弓之前,有纵行的黏膜皱襞,名翼下颌皱襞,其深面为翼下颌韧带。另在颊部有一由脂肪组织突起形成的三角形颊脂垫,其尖端正居翼下颌韧带中点而稍偏外处。此两者即为注射的重要标志。若遇颊脂垫尖不明显或磨牙缺失的病人,可在大张口时,以上、下颌牙槽突相距的中点线上与翼下颌皱襞外侧3-4mm的交点,作为注射标志。

口内注射方法:病人大张口,下颌牙(牙合)平面与地面平行。将注射器放在对侧口角,即第一、第二前磨牙之间,与中线成45度。注射针应高于下颌牙(牙合)面1cm并与之平行。按上述的注射标志进针,推进2.5cm左右,可达下颌骨骨面的下牙槽神经沟,回抽无血,注入麻药2-2.5mL。

麻醉区域及效果:麻醉同侧下颌骨、下颌牙、牙周膜、前磨牙至中切牙唇(颊)侧牙龈、黏骨膜及下唇。约5分钟后,病人即感同侧下唇口角麻木、肿胀,探刺无痛。

三、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1.晕厥:晕厥是一种突发性、暂时性意识丧失。通常是由于一时性中枢缺血所致。一般可因恐惧、饥饿、疲劳及全身健康较差、疼痛以及体位不良等因素所引起,

(1)临床表现:前驱症状有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四肢厥冷无力、脉快而弱、恶心和呼吸困难。未经处理则可出现心率减慢,血压急剧下降,甚至有短暂的意识丧失。

(2)防治原则:做好术前检查及思想工作,消除紧张情绪避免在空腹时进行手术。一旦发生晕厥,应立即停止注射,迅速放平座椅,置病人于头低位;松解衣领,保持呼吸通畅;芳香氨乙醇或氨水刺激呼吸;针刺人中穴;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和静脉补液等。

2.中毒:临床上发生局部麻醉药中毒,常因单位时间内注射药量过大,或局部麻醉药被快速注入血管而造成。

(1)临床表现

兴奋型:烦躁不安、多话、颤抖、恶心、呕吐、气急、多汗、血压上升。

抑制型:迅速出现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神志不清,随即呼吸、心跳停止。

(2)防治原则:用药前应了解局部麻醉药的毒性大小及一次最大用药量。口腔颌面和颈部的血管丰富,药物吸收较快,般应使用含适量肾上腺素的局部麻醉药。要坚持回抽无血,再缓慢注射麻药。老年人、小儿、体质衰弱及有心脏病、肾病、糖尿病严重贫血及维生素缺乏等病的病人对麻药的耐受力均低,应适当控制用药量。如一旦发生中毒反应,应立即停止注射麻药。中毒轻微者,置病人于平卧位,松解颈部衣扣,使呼吸畅通。待麻药在体内分解后症状可自行缓解。重者采取给氧、补液、抗惊厥,应用激素及升压药等抢救措施。

3.过敏反应

(1)临床表现:

延迟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最常见);

即刻反应:突然惊厥、昏迷、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

(2)防治原则:术前详细询间有无酯类局部麻药如普鲁卡因过敏史,对酯类局麻药过敏及过敏体质的病人,应选用酰胺类药物,如利多卡因,并预先做皮内过敏试验。对轻症的过敏反应,可给脱敏药物如钙剂、异丙嗪、糖皮质激素肌内注射和静脉注射,吸氧。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注射肾上腺素,给氧;出现抽搐或惊厥时,应迅速静脉注射地西泮10-20mg,或分次静脉注射2.5%硫喷妥钠,每次3-5ml,直到惊厥停止;如呼吸心跳停止,则按心肺复苏方法迅速抢救。

4.感染:注射针被污染,局部或麻药消毒不严,或注射针穿过感染灶,均可将感染带入深层组织,引起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等感染。

(1)临床表现:注射后1-5天局部红肿热痛明显,甚至有张口受限或呼吸困难及全身症状。

(2)防治原则:注射器械及注射区的消毒一定要严格;注射时防止注射针的污染和避免穿过或直接在炎症区注射。已发生感染者应按炎症的治疗原则处理。

第一部分直通医考

1.男,28岁,拔牙前2%利多卡因局麻后,患者出现心悸、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四肢厥冷无力、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该患者情况属于

A.中毒

B.晕厥

C.过敏反应

D.癔病

E.肾上腺素反应

2.牙拔除后需要多长时间,X线片上拔牙创出现正常的骨结构

A.半个月后

B.1-2个月

C.2-3个月

D.3-6个月

E.6-12个月

3.常用的局麻药物,属于酯类的是

A.利多卡因

B.普鲁卡因

C.布比卡因

D.阿替卡因

E.卡波卡因

4.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时,进针方向是

A.垂直向后

B.向后外

C.向后内

D.向后上外

E.向后上内

5.麻醉两侧舌神经后将出现

A.舌不能伸出

B.舌部诸肌松弛

C.舌后1/3味觉消失

D.舌后1/3感觉消失

E.舌前2/3感觉及味觉消失

6.与普鲁卡因比较,以下哪项不是利多卡因的特点

A.麻醉作用强,用量应比普鲁卡因小

B.有较强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

C.维持时间较短

D.毒性较大,但可用作表面麻醉

E.有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

7.普鲁卡因过敏的延迟反应最常见

A.血管神经性水肿

B.荨麻疹

C.药疹

D.哮喘

E.过敏性紫癜

8.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是将麻药注入以

A.咬肌间隙

B.翼下颌间隙

C.颊间隙

D.翼腭间隙

E.咽旁间隙

9.临床上一般不用作浸润麻醉的药物是

A.普鲁卡因

B.利多卡因

C.布比卡因

D.丁卡因

E.阿替卡因

10.临床上对局麻药中毒抢救不包括

A.给氧

B.补液

C.抗惊厥

D.应用激素

E.应用降压药

11.加入局麻药物中的肾上腺素浓度一般是

A.1:

B.1:(-0)

C.1:(0-0)

D.1:(-)

E.1:(0-0)

12.局麻过程中,为了預防医源性感染,不包括下列哪项措施

A.注射点擦干后,用2%碘酊消毒

B.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C.避免注射针头被污染

D.使用无菌的局麻药液

E.术前3天大剂量运用抗生素

13.下列关于局部麻醉药物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A.心律失常患者常用的局麻药为酯类

B.普鲁卡因的效能强度高于酰胺类局麻药物

C.阿替卡因适用于所有患者

D.丁卡因常用于浸润麻醉

E.利多卡因的常用阻滞麻醉浓度为1%-2%

14.下列关于普鲁卡因局麻药物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

A.偶能产生过敏反应

B.应用时常加入少量肾上腺素

C.可做皮内试验检查其过敏反应

D.穿透性和弥散性较强,可用作表面麻醉和浸润麻醉

E.麻醉效果确切,毒性和副作用小

15.下列描述临床常用局麻方法正确的是

A.表面麻醉

B.表面麻醉、浸润麻醉

C.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

D.冷冻麻醉、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

E.针刺麻醉、冷冻麻醉+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

16.行上颌神经阻滞麻醉后,麻醉区域是

A.同侧上颌骨

B.同侧上颌骨、鼻腔

C.同侧上颌骨、鼻腔、下睑

D.同侧上颌骨、鼻腔、下睑、上唇、硬腭

E.同侧上颌骨、鼻腔、下睑、上唇、软硬腭

17.常用于人面麻醉的是

A.丁卡因

B.布比卡因

C.利多卡因

D.普鲁卡因

E.阿替卡因

18.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封闭治疗时选用的局部麻醉药是

A.普鲁卡因

B.罗布卡因

C.丁卡因

D.布比卡因

E.卡波卡因

19.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针尖深入组织3.0cm未触及骨面,应

A.拔出注射针,重新注射

B.退出1.0cm,加大进针角度

C.退出1.0cm,减小进针角度

D.退至黏膜下,加大进针角度

E.退至黏膜下,减小进针角度

20.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注射法,注射针与上颌牙的长轴成45度,向何方向刺入,进针时针尖沿着上颌结节弧形表面滑动,深约2cm

A.上后外

B.上前

C.上后内

D.上前外

E.平后内

21.关于普鲁卡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亲脂性高

B.易穿透黏膜

C.不引起过敏反应

D.可用于浸润麻醉

E.可与磺胺类药物同用

22.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进行活髓牙牙镇治疗时常采用的局麻方法是

A.冷冻麻醉

B.表面麻醉

C.骨膜上浸润麻醉

D.牙周膜注射浸润麻醉

E.阻滞麻醉

23.局麻时,如将局麻药注入血管中可发生

A.休克

B.晕厥

C.药物过敏

D.药物中毒

E.中枢神经麻醉

24.拔除下颌第一磨牙应采用的阻滞麻醉方法是

A.下牙槽神经

B.下牙槽神经、舌神经

C.下牙槽神经、颊神经

D.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额神经

E.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

25.患者,男,60岁。进行上颌结节注射麻醉后,突然感到心悸、头晕、头痛,脉搏快而有力,血压升至/mmHg,口唇苍白,应考虑

A.中毒

B.晕厥

C.癔症

D.过敏

E.肾上腺素反应

26.患者,女,6岁。下乳切牙I度松动。拔除乳切牙进行表面麻醉的首选药物是

A.4%丁卡因

B.2%丁卡因

C.2%普鲁卡因

D.2%利多卡因

E.0.5%布比卡因

27.患者,女,61岁。右上尖牙残根,拟拔除后修复,局部麻醉最好选择

A.眶下孔阻滞麻醉

B.切牙孔阻滞麻醉

C.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D.翼腭管传导阻滞麻醉

E.唇、腭侧局部浸润麻醉

28.患者,男,34岁。右上6死髓牙、劈裂,要求拔除。拔除时应采用的麻醉包括

A.上颌结节麻醉+腭大孔麻醉

B.上颌结节麻醉+腭大孔麻醉+右上6腭侧近中局部浸润麻醉

C.上颌结节麻醉+腭大孔麻醉+右上6颊侧近中局部浸润麻醉

D.腭大孔麻醉+右上6颊侧局部浸润麻醉

E.右上6颊、腭侧局部浸润麻醉

29.腭大孔麻醉最易引起的相应并发症是

A.暂时性面瘫

B.翼静脉丛血肿

C.恶心、干呕

D.瞳孔缩小

E.颌后区血肿

30.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最易引起的相应并发症是

A.暂时性面瘫

B.翼静脉丛血肿

C.恶心、干呕

D.瞳孔缩小

E.颌后区血肿

31.上颌结节麻醉最易引起的相应并发症是

A.暂时性面瘫

B.翼静脉丛血肿

C.恶心、干呕

D.瞳孔缩小

E.颌后区血肿

32.费时较长的手术选用

A.0.5%-1%普鲁卡因

B.1%-2%利多卡因

C.1%-2%丁卡因

D.0.5%布比卡因和1:肾上腺素

E.4%利多卡因

33.口腔颌面部软组织范围较大的手术选用

A.0.5%-1%普鲁卡因

B.1%-2%利多卡因

C.1%-2%丁卡因

D.0.5%布比卡因和1:肾上腺素

E.4%利多卡因

34.心律失常患者首选

A.0.5%-1%普鲁卡因

B.1%-2%利多卡因

C.1%-2%丁卡因

D.0.5%布比卡因和1:肾上腺素

E.4%利多卡因

答案

1B2D3B4D5E6C7A8B9D10E11D12E13E14D15C16E17A18A19D20C21D22D23D24E25E26B27E28C29C30A31B32D33A34B

第二部分直通医考

1.具有抗室性心律失常的局麻药是

A.丁卡因

B.普鲁卡因

C.利多卡因

D.布比卡因

E.卡波卡因

2.具有微弱的血管收缩作用的药物

A.丁卡因

B.普鲁卡因

C.利多卡因

D.布比卡因

E.卡波卡因

3.毒性较小并有较强的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的局麻药是

A.利多卡因

B.丁卡因

C.布比卡因

D.卡波卡因

E.普鲁卡因

4.具有抑制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的局麻药是

A.利多卡因

B.普鲁卡因

C.丁卡因

D.卡波卡因

E.布比卡因

5.毒性最强的局麻药是

A.普鲁卡因

B.卡波卡因

C.利多卡因

D.丁卡因

E.布比卡因

6.麻醉维持时间最长的局麻药是

A.普鲁卡因

B.卡波卡因

C.利多卡因

D.丁卡因

E.布比卡因7.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首选的局麻药是

A.利多卡因

B.普鲁卡因

C.丁卡因

D.布比卡因

E.卡波卡因

8.2%的利多卡因用于小儿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时,一次注射最大剂量是

A.1mg/kg

B.5mg/kg

C.10mg/kg

D.15mg/kg

E.30mg/kg

9.普鲁卡因的一次注射最大剂量是

A.-mg

B.60-mg

C.-mg

D.-mg

E.mg

10.利多卡因的一次注射最大剂量是

A.-mg

B.60-mg

C.-mg

D.-mg

E.-mg

11.布比卡因的一次注射最大剂量是

A.-mg

B.60-mg

C.-mg

D.-mg

E.mg

12.丁卡因用于表面麻醉的浓度是

A.0.05%-0.1%

B.0.1%-0.2%

C.0.25%-0.75%

D.2%-3%

E.0.5%-2%

13.普鲁卡因用于浸润麻醉的浓度是

A.2%-3%

B.0.25%-0.5%

C.10%-20%

D.0.1%-0.2%

E.0.01%-0.02%

14.利多卡因用于阻滞麻醉的浓度是

A.1%-2%

B.0.1%-0.2%

C.0.25%-0.75%

D.0.25%-0.5%

E.2%-3%

15.不宜使用肾上腺素的患者使用卡波卡因的浓度宜为

A.1%

B.2%

C.3%

D.0.5%

E.0.2%

16.布比卡因用于阻滞麻醉的浓度是

A.1-2%

B.0.1%-0.2%

C.10%-20%

D.0.5%-1%

E.0.25%-0.75%17.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的浓度宜为

A.1:(-00)

B.1:(-0)

C.1:(-000)

D.1:(0-0000)

E.1:(-)

18.鉴别第二支三叉神经痛的,可阻滞

A.上颌神经

B.下颌神经

C.上牙槽后神经

D.眶下神经

E.下牙槽神经

19.牙列完整的患者经口内注射行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进针点是

A.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侧根部前庭沟

B.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颊侧根部前庭沟

C.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侧根部前庭沟

D.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根部前庭沟

E.上颌第二双尖牙颊侧根部前庭沟

20.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注射法患者最佳体位是

A.患者取坐位,头直立,大张口,上颌牙颌面与地平面平行

B.患者取坐位,头微仰,半张口,上颌牙颌面与地平面呈

C.患者取坐位,头后仰,大张口,上颌牙颌面与地平面呈

D.患者取坐位,头后仰,大张口,上颌牙颌面与地平面呈

E.患者取坐位,头直立,半张口,上颌牙颌面与地平面呈

21.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注射法进针深度约为

A.0.5cm

B.1cm

C.2cm

D.3cm

E.4cm

22.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口外注射法进针点是

A.眶下缘中点下方0.5-1cm

B.眶下缘内侧下方0.5-1cm

C.眶下缘外侧下方0.5-1cm

D.同侧鼻翼旁约1cm

E.同侧鼻翼旁约2cm

23.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注射法进针点是

A.上颌中切牙根尖部前庭沟顶

B.上颌侧切牙根尖部前庭沟顶

C.上颌尖牙根尖部前庭沟顶

D.上颌第一双尖牙根尖部前庭沟顶

E.上颌第二双尖牙根尖部前庭沟顶

24.腭前神经阻滞麻醉适宜的麻药量是

A.0.3-0.5ml

B.0.5-1ml

C.1-1.5ml

D.1.5-2ml

E.2-3ml

25.牙列完整的患者腭大孔的位置在

A.上颌第一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线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B.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腭侧龈缘连线的1/3处

C.上颌第三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线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D.双侧上颌第三磨牙腭侧龈缘连线的1/3处

E.双侧尖牙连线与腭中线的交点处

26.腭前孔位于

A.上颌第一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线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B.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身侧随缘连线的1/3处

C.上颌第三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线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D.双侧上颌第三磨牙腭侧随缘连线的1/3处

E.双侧尖牙连线与腭中线的交点处

27.麻醉上颌前牙腭侧牙龈、黏骨膜和牙槽骨应阻滞

A.上牙槽前神经

B.上牙槽中神经

C.眶下神经

D.鼻腭神经

E.腭前神经

28.麻醉上颌双尖牙、磨牙腭侧牙龈、黏骨膜和牙槽骨应阻滞

A.上牙槽中神经

B.上牙槽后神经

C.眶下神经

D.鼻腭神经

E.腭前神经

29.经口内注射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患者体位宜为

A.患者大张口,下颌牙(牙合)面与地面平行

B.患者半张口、下颌牙(牙合)面与地面平行

C.患者大张口,下颌牙(牙合)面与地面呈45°

D.患者半张口,下颌牙(牙合)面与地面呈45°

E.患者半张口,下颌牙(牙合)面与地面呈30°

30.口内注射法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注射器应

A.放在同侧第一、第二双尖牙之间,与中线呈,注射针高于下颌牙(牙合)面1cm并与之平行

B.放在对侧第一、第二双尖牙之间,与中线呈,注射针高于下颌牙(牙合)面1cm并与之平行

C.放在同侧侧切牙与尖牙间,注射针高于下颌牙(牙合)面1cm并与之平行

D.放在对侧侧切牙与尖牙间,注射针高于下颌牙(牙合)1cm并与之平行

E.放在左、右中切牙之间,注射针高于下颌牙(牙合)面1cm并与之平行

31.颊神经阻滞麻醉可麻醉

A.同侧下颌切牙唇侧牙龈、黏骨膜、唇部黏膜、肌肉、皮肤

B.同侧下颌尖牙唇侧牙龈、黏骨膜、唇部黏膜、肌肉、皮肤

C.同侧下颌双尖牙颊侧牙龈、黏骨膜、颊部黏膜、肌肉、皮肤

D.同侧下颌磨牙颊侧牙龈、黏骨膜、颊部黏膜、肌肉、皮肤

E.同侧下颌唇、颊侧牙龈、黏骨膜及唇、颊部黏膜、肌肉、皮肤

32.舌神经阻滞麻醉可麻醉

A.同侧下颌舌侧牙龈、黏骨膜、口厎黏膜及舌前2/3部分

B.同侧下颌磨牙舌侧牙龈、黏骨膜、口底黏膜及舌后2/3部分

C.同侧下颌前牙舌侧牙龈、黏骨膜、口底黏膜及舌前2/3部分

D.同侧下颌前牙及双尖牙牙舌侧牙龈,黏骨膜,口底粘膜及舌前2/3部分

E.同侧下颌舌侧牙龈、黏骨膜、口底黏膜及舌后2/3部分

33.颈浅神经丛阻滞麻醉进针点是

A.胸锁乳突肌前缘与颈外静脉交叉点的前下方

B.胸锁乳突肌前缘与颈外静脉交叉点的前上方

C.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颈外静脉交叉点的后上方

D.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颈外静脉交叉点的后下方

E.乳突至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连线相当于颈2平面处

34.患者注射局麻药后出现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四肢厥冷无力、脉快而弱、恶心、呼吸困难,甚至意识丧失,多为

A.过敏反应

B.晕厥

C.中毒

D.休克

E.全脊髓麻醉

35.现代麻醉学包括以下内容,哪项最正确

A.临床麻醉

B.麻醉后复苏及ICU

C.急救与复苏

D.临床疼痛治疗

E.以上全部

36.以下不属于挥发性麻醉剂的是

A.乙醚

B.氟烷

C.恩氟烷

D.异氟烷

E.氧化亚氮

37.关于恩氟烷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对呼吸道刺激小

B.能降低颅内压

C.有呼吸抑制作用

D.不燃烧,不爆炸

E.是挥发性麻醉药

38.下列吸入麻醉剂中镇痛效果最好的是

A.乙醚

B.氧化亚氮

C.氟烷

D恩氟烷

E.异氟烷

39.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凡经气道吸入而产生全身麻醉的药物均称吸入全身麻醉药

B.吸入全身麻醉药分为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和气体吸入麻醉药

C.异氟烷是挥发性麻醉药

D.气体吸入麻醉药不包括氧化亚氮

E.氧化亚氮首先用于拔牙术

40.有关氟烷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为无色透明的挥发性麻醉药

B.对呼吸道有刺激,易致喉痉挛

C.不燃烧,不爆炸

D.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

E.有脑血管扩张作用

41.易发生爆炸的是

A.乙醚

B.氛烷

C.恩氟烷

D.异氟烷

E.氧化亚氮

42.关于异氟烷的优缺点,不妥的提法是

A.诱导和苏醒较恩氟烷快

B.循环的稳定较恩氟烷好

C.有刺激性异味。不宜全凭诱导

D.增高颅内压

E.心律稳定

43.下列不是氧化亚氮麻醉适应证的是

A.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B.休克患者

C.门诊小手术

D.气胸

E.高血压

44.静脉麻醉最突出的优点是

A.作用强

B.阵痛效果好

C.起效快

D.苏醒快

E.并发症少

45.临床最常用、简便的监测呼吸功能的指标是

A.动脉氧分压

B.潮气量

C.脉搏血氧饱和度

D动脉血氧饱和度

E.肺活量

46.下列哪种药麻醉时能抑制丘脑,兴奋延髓和边缘系统

A.硫喷妥钠

B.氯胺酮

C.地西泮(安定)

D.异丙酚

E.依托咪酯

47.下列哪种静脉麻醉药有镇痛作用

A.氯胺酮

B.异丙酚

C.硫喷妥钠

D.羚丁酸钠

E.依托咪酯

48.局麻药中毒、高热、癫痫引起的痉挛和惊厥可用哪种静脉麻醉药对抗

A.氯胺酮

B.硫喷妥钠

C.依托咪酯

D.羟丁酸钠

E.异丙酚

49.对异丙酚描述错误的是

A.镇痛作用不明显

B.禁用于支气管哮喘

C.起效快,诱导平稳

D.苏醒快

E.为白色乳剂

50.预注哪种药物可以阻断氯胺酮麻醉的精神、运动毒副作用

A.硫喷妥钠

B.氯丙嗪

C.异丙酚

D.地西泮(安定)

E.依托咪酯

51.脉搏血氧饱和度的正常范围是

A.80%-90%

B.<80%

C.>90%

D.>95%

E.<90%

52.下列描述有关司可林毒副作用不正确的是

A.高血钾

B.术后肌痛

C.眼压和颅内压增高

D.恶性高热

E.低血钾

53.诱导插管,最常用的肌松剂是

A.阿端

B.潘可罗宁

C.箭毒

D.万可松

E.司可林

54.麻醉性镇痛药的经典代表

A.芬太尼

B.舒芬太尼

C.吗啡

D.哌替啶(度冷丁)

E.镇痛新

55.临床运用最广的麻醉性镇痛药是

A.哌替啶(度冷丁)

B.阿芬太尼

C.舒芬太尼

D.吗啡

E.美沙酮

56.下列不属于麻醉性镇痛药的是

A.芬太尼

B.哌替啶(度冷丁)

C.二氢吗啡酮

D.叔丁啡

E.阿司匹林

57.缓解颌面外科术后疼痛最常用的方法是

A.使用麻醉性镇痛药

B.神经阻滞

C.射频热凝

D.电刺激

E.针刺疗法

58.三叉神经痛使用其他方法疗效差时,可使用

A.射频热疗

B.电刺激

C.针刺疗法

D.镇痛药

E.手术

59.口腔肿瘤联合根治术一般使用下列哪种麻醉方法

A.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B.全凭静脉麻醉

C.吸入麻醉

D.基础麻醉

E.以上都不是

60.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是

A.0-0.3kPa

B.0.3-0.5kPa

C.0.5-1.2kPa

D.1.0-1.5kPa

E.1.5-2.0kPa

61.为确保控制性降压患者的安全,平均动脉压不应低于

A.50mmHg

B.60mmHg

C.70mmHg

D.80mmHg

E.90mmHg

62.下列不适合降压的是

A.头颈肿瘤联合根治

B.颌骨畸型矫治术

C.上颌骨切除术

D.休克患者

E.腭裂整复术

63.控制性降压后下列哪项不当易致意外发生

A.镇静不充分

B.镇痛不足

C.体位改变

D.保温不足

E.吸氧

64.控制性降压最易发生的并发症是

A.器官缺血

B.心跳加停

C.术后出血

D.呼吸衰竭

E.肾功能衰竭

65.关于控制性降压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在满足手术的前提下,尽可能维持较高血压

B.降压幅度一般以收缩压的值不低于原收缩压的70%为准

C.手术主要步骤结束后应立刻停止降压

D.健康成人降压时间不应超过10分钟

E.降压过程应严密监测

66.体温每降低1°C,氧耗量下降

A.1%

B.3%

C.5%

D.15%

E.20%

67.体温每升高1度,心率增快

A.5次

B.10次

C.15次

D.20次

E.25次

68.浅低温指

A.37-35°C

B.36-33°C

C.34-30°C

D.30-28°C

E.<28°C

69.关于气管套囊的作用,错误的是

A.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误吸

B.防止口腔手术血液误吸

C.防止导管刺激气管

D.防止漏气

E.防止麻药外漏

70.除下列哪类患者外均应呼吸监测

A.颅颌面切除术

B.急性肺水肿

C.全麻后未醒

D.严重颌面外伤

E.无合并症的局麻术后

71.下列因素中哪项不是口腔颌面外科麻醉特点

A.小儿、老年患者多

B.术中多需良好的肌松

C.常有张口困难

D.手术失血多

E.常需鼻插管

72.导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麻醉死亡的因素中,哪种因素的比例最高

A.呼吸道并发症

B.心血管意外

C.肾功能衰竭

D.心跳骤停

E.肝功能衰竭

73.减少颌面外科术中出血的方法,哪种方法除外

A.麻醉平稳,预防呛咳

B.抬高手术部位

C.控制性降压

D.低温麻醉

E.结扎一侧颈外静脉

74.可用于表面麻醉的药物有

A.利多卡因

B.丁卡因

C.两者皆可

D.两者皆不可

75.具有抗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是

A.普鲁卡因

B.布比卡因

C.两者皆有

D.两者皆无

76.拔除上颌尖牙,其腭侧需阻滞

A.鼻腭神经

B.腭前神经

C.两者皆需阻滞

D.两者皆不需阻滞

77.拔除上颌第一磨牙,其颊侧需阻滞

A.上牙槽中神经

B.上牙槽后神经

C.两者皆需阻滞

D.两者皆不需阻滞

78.具有微弱的血管收缩作用的药物是

A.利多卡因

B.卡波卡因

C.两者皆有

D.两者皆无

79.属于酯类的局麻药物有

A.普鲁卡因

B.丁卡因

C.利多卡因

D.布比卡因

E.卡波卡因

80.属于酰胺类的局麻药有

A.普鲁卡因

B.布比卡因

C.丁卡因

D.利多卡因

E.卡波卡因

81.由于毒性大,临床仅用于表面麻醉的药物有

A.普鲁卡因

B.布比卡因

C.丁卡因

D.利多卡因

E.卡波卡因

82.临床可用于表面麻醉的药物有

A.普鲁卡因

B.利多卡因

C.丁卡因

D.布比卡因

E.卡波卡因

83.具有抗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有

A.普鲁卡因

B.利多卡因

C.布比卡因

D.丁卡因

E.卡波卡因

84.拔除松动乳牙,临床常应用

A.冷冻麻醉

B.表面麻醉

C.浸润麻醉

D.阻滞麻醉

E.全身麻醉

85.拔除上颌第一磨牙,应阻滞

A.上牙槽后神经

B.上牙槽中神经

C.鼻腭神经

D.腭大神经

E.眶下神经

86.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可麻醉同侧

A.下睑及眶下区

B.鼻

C.上唇

D.上颌前牙及唇侧牙龈、黏骨膜、牙槽骨

E.上颌双尖牙及颊侧牙龈、黏骨膜、牙槽骨

87.表面麻醉可用于

A.表浅的黏膜下脓肿切开引流

B.表浅的皮下脓肿切开引流

C.松动的乳牙拔除

D.松动的恒牙拔除

E.断根拔除

88.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可用于

A.上颌磨牙拔除

B.上颌双尖牙拔除

C.上颌前牙拔除

D.上颌结节部手术

E.上颌磨牙颊侧牙龈、黏膜部位手术

89.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可用于

A.同侧上颌切牙拔除

B.同侧上颌双尖牙拔除

C.同侧上颌磨牙拔除

D.上颌前牙、双尖牙区牙槽突修整

E.唇裂整复术

90.拔除上颌尖牙需阻滞

A.上牙槽前神经

B.上牙槽中神经

C.上牙槽后神经

D.鼻腭神经

E.腭前神经

91.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可麻醉

A.同侧下颌骨

B.同侧下颌牙及牙周膜

C.下唇

D.同侧磨牙颊侧牙龈、黏骨膜

E.同侧前牙及双尖牙唇(颊)侧牙龈、黏骨膜

92.颊神经阻滞麻醉可麻醉

A.同侧下颌磨牙颊侧牙龈、黏骨膜

B.同侧下颌磨牙附近的颊部黏膜、肌肉

C.同侧下颌磨牙附近的皮肤

D.同侧下颌前牙唇侧的牙龈、黏骨膜

E.下唇皮肤、黏膜、肌肉

93.经口内注射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后,退针过程中可同时麻醉

A.颊神经

B.咬肌神经

C.舌神经

D.下颌神经

E.腭前神经

94.晕厥发生的原因可能是

A.恐惧,疼痛

B.饥饿

C.局麻药误入血管

D.药物过敏

E.全身健康情况差或疲劳

95.发生晕厥后处理应进行

A.刺激人中穴

B.放平椅位

C.用氨水刺激呼吸

D.松解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E.静脉推注高渗葡萄糖

96.遇困难插管可选用

A.维持自主呼吸鼻腔盲探插管

B.光纤镜引导插管

C.环甲膜穿刺逆行引导插管

D.气管切开插管

E.以上均不妥

97.预防术后喉水肿的措施有

A.气管插管管径应合适

B.牢固固定气管导管

C.麻醉平稳。抑制喉、气管及吞咽反射

D.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

E.术后雾化吸入

98.下列哪些因素可引起呼吸道梗阻

A.超过半侧的下颌骨切除

B.口底巨大肿瘤

C.全麻清醒不够拔管

D.术后分泌物滞留

E.特殊包扎固定

99.口腔颌面手术后,可因舌后坠、血肿压迫等多种因素致呼吸道梗阻。主要预防措施有

A.完全清醒后拔管

B.舌部缝根丝线,必要时牵拉

C.放置通气道

D.做好气管切开准备

E.拔管后患者取坐位,以利于头颈部引流

.三阶梯疗法的主要用药包括

A.阿司匹林

B.芬太尼

C.可待因

D.吗啡

E.美沙酮

.关于解热镇痛药描述正确的是

A.主要用于缓解轻到中度疼痛

B.有胃肠道不良反应

C.有成瘾性

D.可抑制血小板

E.择期手术至少术前一周应停药

.氧化亚氮的作用特点有

A.麻醉作用强

B.诱导期短,苏醒快

C.对呼吸和肾功能无不良影响

D.对循环无大的影响

E.镇痛作用好

.下列哪项不能鼻插管

A.腭裂

B.鼻道畸形

C.上颌骨骨折合并颅底骨折脑脊液晶

D.舌癌

E.腮腺肿瘤

.下列哪些情况应慎用硫喷妥钠

A.哮喘患者

B.口咽巨大肿瘤

C.可能插管困难者

D.惊厥患者

E.口底蜂窝组织炎

.下列哪些药能增加颅内压

A.氯胺酮

B.咪唑安定

C.异丙酚

D.恩氟烷

E.依托咪酯

.氯胺酮麻醉适应证不包括

A.休克患者

B.高血压

C.青光眼

D.脑水肿

E.癫痫

.关于咪唑安定正确的是

A.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作用

B.有镇痛作用

C.顺行性遗忘

D.呼吸抑制明显

E.有一定肌肉松弛作用

.理想的静脉全麻药有哪些特点

A.易溶于水

B.体内无蓄积

C.绝大部分从体内以原形排出

D.对组织无损伤

E.对呼吸循环无明显影响

.氟哌啶-芬太尼合剂有哪些优点

A.具有较好的镇吐作用

B.心血管功能稳定

C.延长术后镇痛时间

D.减少术后呕吐

E.无锥体外束症状

.有关羟丁酸钠叙述正确的有

A.是一种催眠性静脉麻醉剂

B.用后可出现心率变慢,唾液增加

C.可使血钾降低

D.有肌松作用

E.可能出现锥体外系反应

.吗啡的不良反应包括

A.便秘

B.恶心、呕吐

C.呼吸抑制

D.成瘾性

E.失眠

.有关芬太尼叙述正确的有

A.一般经静脉给药

B.起效迅速

C.镇痛效果好

D.反复注射有蓄积作用

E.易引起呼吸抑制

.有关PCA叙述正确的有

A.即患者自控镇痛

B.能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

C.可用于癌性疼痛和颌面部大手术后

D.体积小,便于携带

E.药量可随意增加

.下列哪些药可镇痛或辅助镇痛

A.解热镇痛类

B.麻醉性镇痛药

C.抗抑郁药

D.镇静、催眠、抗焦虑药

E.糖皮质激素

.将放疗作为镇痛方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A.主要用于恶性肿瘤

B.软组织肿块所致疼痛效果差

C.肿瘤侵犯骨质所致疼痛效果最好

D.所有肿瘤性的疼痛都首选该法

E.效果好坏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有关

.关于镇静的特点有

A.患者意识存在,反射基本正常

B.对生理影响较小

C.深度镇静进行口腔操作有误吸的危险

D.不镇痛,但可加强局麻的镇痛效果

E.用于表浅、短小的手术

.口腔颌面外科的插管方式包括

A.口腔明视插管

B.口腔盲探插管

C.鼻腔明视插管

D.鼻腔盲探插管

E.气管切开插管

.下列哪些患者需要重症监护

A.休克患者

B.严重心律失常

C.心脏复苏后

D.各类大手术后

E.晚期恶性肿瘤

.呼吸功能的监测包括

A.潮气量

B.呼吸频率

C.脉搏血氧饱和度

D.动脉血气分析

E.心电图

.所有手术全麻患者应常规监测下列哪些指标

A.血压

B.心电图

C.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

D.呼吸功能

E.脉搏血氧饱和度

1.C2.E3.A4.B5.D6.E7.A8.B9.A10.C11.D12.E13.B14.A15.C16.E17.C18.A19.D20.B21.C22.D23.B24.A25.C26.E27.D28.E29.A30.B31.D32.A33.D34.B35.E36.E37.B38.B39.D40.B41.A42.D43.D44.C45.C46.B47.A48.B49.B50.D51.D52.E53.E54.C55.A56.E57.A58.E59.A60.C61.C62.D63.C64.A65.D66.C67.B68.C69.C70.E71.B72.A73.D74.C75.D76.C77.C78.B79.AB80.BDE81.C82.BC83.B84.AB85.ABD86.ABCDE87.ACD88.ADE89.ABDE90.ADE91.ABCE92.AB93.AC94.ABE95.ABCDE96.ABCD97.ABCDE98.ABCDE99.ABCDE.ACD.ABDE.BCDE.BC.ABCE.AD.BCDE.ACE.ABDE.ABCD.ADCE.ABCD.ABCDE.ABCD.ABCDE.ABCE.ABCDE.ABCDE.ABCD.ABCD.ABD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km.com/shqtyf/207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