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制作诊断蜡型
一是为了与患者沟通
二是为了制作导板
一个牙齿由于各种原因要进行固定修复,这时与患者的良好沟通是前提。
医生必须了解患者心中的预期效果,并且与最终的修复效果相一致的情况下,修复才可以进行,否则医疗纠纷就会出现。
比如一个上颌切牙前突的患者要做美学修复,要求恢复正常的牙齿排列,医生在治疗前会告知患者修复后的效果,可患者的理解真的会和你讲述的一样吗?
这时你最好做一个诊断蜡型,技工做好的预期蜡型给患者看,询问患者是否满意,这是一种比较稳妥的做法。
医生可以使用制作好的诊断蜡型来制作导板。
用硅橡胶包被预备牙的唇舌面,范围至少包括预备牙和两侧至少一个邻牙。
用手术刀片在切端处将硅橡胶导板切开,
分为唇侧和舌侧两部分。
制作导板主要是为了引导唇舌侧的牙体。
预备,切开后要复位检查是否与模型密合。
这时不要着急立刻拿起手机和吸唾管开始制备,
首先在心中要有合格的牙体预备的概念。
邻面观预备后的牙体应由5个面组成。
唇舌侧各有两个面,切端一个斜向舌侧的面,用来引导前伸颌,如图A。
B图中将唇侧预备成一个面后会导致切端修复体空间不足,发生断裂。
C图中牙体制备过多,容易发生近髓敏感或者露髓的现象,都是应该避免的。
还要了解修复体的结构,基底冠厚度0.3mm至0.5mm,遮色瓷厚度0.2mm至0.3mm,体瓷厚度0.7mm至1.0mm。这样你在预备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患者牙齿的情况在头脑中也要有一个认知,制定出大概的预备方案和步骤。
下面介绍牙体预备一般的顺序。
使用锥形金刚砂车针在颈部平面和切端平面分别做定深沟,教材上写的只制备一排定深沟是不完善的。
车针的直径事先要有所掌握,
选择合适的车针,应将车针全部埋入牙体中。
唇侧预备量应为1.2mm至1.4mm。
制备的定深沟距离牙齿颈缘
要有0.5mm至1mm左右的距离。
在切端制备2.0mm深的定深沟,
方向要与切端斜面方向相一致。
定深沟制作完成的模型。
用锥形金刚砂车针磨除定深沟之间的牙体组织。
用较细的车针打开邻面,
很多医生前牙临面的备牙量都不够。
用轮状车针制备舌窝。
在制备的过程中
要不断的使用硅橡胶导板来检查制备量,
一定不要过多的磨除牙体组织。
下面制备舌侧颈部区域,
同样要距离颈缘0.5mm至1mm。
这样牙体的大致外形就制备出来了。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单冠,还是桥体,牙体长轴方向要时刻清晰的浮现在脑海中,同时注意把握聚合度,单侧倾斜2度—3度为最佳,加起来的聚合度为6度左右,不应该超过10度!(前牙聚合度是指颈缘一圈的聚合度和近远中聚合度)
随后要做的就是排龈,推荐使用双线排龈法,只有排龈做好了才能保护好牙龈不受损伤,模型也能取得更加清楚。
排龈后精修肩台,应制备度连续肩台,宽度1mm,边缘不要形成菲边。
肩台一共有6种,分别是直角肩台、斜面肩台、斜面形、浅凹形、浅凹-斜面形。
推荐:
金属烤瓷牙制备成斜面形,也就是度肩台。
全瓷牙制备成圆盾的直角肩台。
有条件的医生可以使用头戴式放大镜,可以更清楚的看到细节。
金属烤瓷牙肩台制备适合使用鱼雷状车针,如马尼的SO-21。
排龈后肩台制备成齐龈即可,
取出排龈线后大概是龈下0.5mm左右。
全瓷牙肩台适合使用柱形车针。
制备完成后应使用硅橡胶导板
检查各个方位的制备量,
无误后进行牙体整体抛光,使转角圆钝光滑。
随后就是取模型,标准的模型如下图。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的牙体预备顺序,特殊情况酌情调整,知识是死的,手法是活的。
其实预备一个合格的牙体也不需要很多的设备和材料,只要注重手法,注重细节,我想大家都可以做到。
牙体预备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1、牙体预备量不足
出现这个问题原因通常是头脑中没有标准备牙的形态,不能把书本中的数字转化到临床工作中,不敢多备,担心敏感等问题。
而在熟练了以后往往预备过多,导致意外露髓,这时往往出现聚合度和就位道方面的问题,下面我慢慢分解。
2、聚合度过大
在牙体制备的过程中车针方向的把握极为重要,在头脑中要时刻把握牙体长轴的方向和车针工作的方向,一时疏忽就会备成锥形牙,这种问题通常出现在上颌前牙的舌侧、下颌前牙的近远中、上颌磨牙的远中面和下颌磨牙的舌侧区域。
3、车针的选择
现在早已不是一根车针打天下的时代了,合适的器械会使工作效率提高,效果也更好。
大家要熟悉临床中常用的车针品牌和型号。
常用的有金霸王系列、松风系列、马尼系列等等,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产品编号和ISO编码,方便大家记忆。
4、对牙髓的保护
备牙要在完全无痛的条件下进行,不要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包括排龈的时候也是如此。
在制备过程中要注意喷水冷却,不要长时间在一个位置打磨,以免产热过高。
有的医生用寒天来取肩台模型,温度要控制好,否则比较容易出现牙髓炎。
还有在戴牙的时候,活髓牙不要使用酒精来消毒,刺激性很大,回去容易出现牙髓炎现象,拆冠治疗给自己增加困难,也会失去患者的信任。
5、肩台不清晰
肩台的制备是对边缘的密合度影响最大的。现在还有医生不制备肩台,你以为是在做锤造冠吗?
有的位置肩台预备很宽,可能都能达到2mm,而邻接位置0.5mm都不到,而且还不连续,这时技工在修整模型的时候就很容易出错,导致边缘出现问题造成返工。
6、与技工沟通不畅通
最好选择本地的加工厂,让固定的技工来做,出现问题及时沟通,每次返工都找出问题。不要一味的埋怨技工,要多向技工请教自己备牙哪里做的不够好,下次改正,其实返工70%以上都是临床医生的问题。
7、戴牙糊弄
牙体制备得再好,戴牙时也需要调整,这时很考验医生的耐心与医德。固定义齿先调邻接,完全就位后检查边缘密合度,之后再调整HE面。
如果出现邻接不良或者边缘不密合,或者颜色不协调,不要凑合,直接向患者解释,返修调整,我想患者会为你的负责而感动。很多时候糊弄患者就是在糊弄自己,技术是不会提高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