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讲的就是补牙的事儿
如果牙齿出现龋洞不及时治疗修复
任其发展就会慢慢形成一个大洞
最后可能会导致整颗牙齿都失去功能
许多人平时不太注意自己口腔的问题,等到发现牙齿上蛀了个大洞,好不容易抽出时间去看牙医时,却又被告知:一次不能完成治疗,需要再复诊才可以。真是烦恼!
那么,为什么补牙还不能一次完成呢?
在一般患者看来,牙齿被蛀了个洞,医生用材料将它填补好,通通都叫做“补牙"。
其实,牙齿蛀坏的严重程度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同,不仅仅是一般人理解的“补牙”。
从牙齿的组织结构来看,牙齿从外向内由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髓三层组成。牙釉质俗称珐琅质,是牙齿的最表层,为半透明的白色硬组织。牙本质构成牙体的主体,位于牙釉质的内层,颜色淡黄。当牙本质暴露后,能感受外界冷、热、酸、甜等刺激,进而引起疼痛。
在其内有一空腔,充满了由血管、神经和淋巴组成的牙髓组织,因此牙齿并不是“实心”的,里面是有空腔的,腔里面是神经血管等组织,我们把这个腔叫做“牙髓腔”。
当蛀牙的病变只是到达牙釉质层或牙本质层时,叫“龋坏”,一般可以一次补好;有时龋坏太深需要“安抚治疗”一次,共两次补好。这是一般意义上的“补牙”。
如龋坏的牙齿没及时治疗,病变向下发展就会累及牙髓,出现牙髓炎。牙髓炎进一步发展,病变深入到牙齿根部及根周组织,就会出现根尖周炎。若患牙已经发展至牙髓炎及根尖周炎阶段,首次就诊需先行牙髓失活或牙髓摘除,俗称“烂神经”或“抽神经”。
再次就诊时需通过机械方法扩大根管,彻底去除牙髓和感染的牙本质,由于牙齿内部通往根尖的管腔非常细小,通过机械的处理和药物冲洗,一次也不易把细菌完全杀死,还需在根管内封入药物进行彻底消毒,每次需一周左右时间,炎症较严重者需封药数次,直到症状完全得以控制,才能进行最后的“补牙”。
所以不是所有的“补牙”都能一次完成,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患者往往需要往返数次,需要患者积极配合,按时就诊,以期早日治愈患牙。
医院·口腔科
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专业科室。开展业务广泛,在牙体牙髓病方面开展了各类龋病、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诊治;各类儿童牙病的诊治及窝沟封闭;在牙周病方面开展了超声波洁治,龈下刮治等牙周病防治的基础治疗;口腔外科方面开展了各类残冠残根、复杂牙、埋伏牙的微创拔除及外伤、脱位牙固定、各类颌面外科手术的治疗;口腔修复方面开展了各类固定义齿、活动义齿的修复,如:前牙美容修复、嵌体修复、金属烤瓷、全瓷冠、套筒冠和精密附着体的修复;口腔正畸方面开展了乳牙期及替牙期的早期矫治,如:前牙反颌、后牙反合、下颌偏斜,上颌前突、前牙开合等,尤其擅长恒牙早期的综合矫治及成人正畸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