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牙科论坛(WorldDentalForum)将于10月30~31日在北京召开,为帮助口腔医生学习成长,促进口腔医生个人临床诊疗技能提高,今日口腔特开辟专栏,通过疑难病例互动讨论及邀请口腔多学科专家点评、答疑的方式,为大家构建学习交流平台。了解活动详情请戳:临床上遇到疑难病例,有哪些处理方案?
三周前我们组织了多颗前牙埋伏阻生的成年患者的病例讨论,详情请戳:遇到这样的多颗前牙埋伏阻生,你会怎么办?(链接内病例信息更全)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对于该病例口腔多学科专家的解析。
病例提供:白艳杰
医院口腔科
病例简介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男性,33岁。
主诉门牙不好看,见大客户多,影响社交,希望尽早改善美观。
现病史患者换牙后发现左上中切牙缺失,2年前拍片发现阻生牙,近来开始注重形象,自觉影响社交。
既往史无特殊。
家族史母亲牙列不齐,父亲牙齐;近亲无牙齿埋伏阻生情况。
喂养方式为母乳喂养。
不良习惯无特殊。
临床检查
患者面型为直面型,面部大小比例基本协调,直鼻梁,颧骨稍突,面下1/3过短(图1~2)。
图1患者治疗前正面像
图2患者治疗前面下1/3像
口腔检查发现牙列为混合牙列,牙列式见图3。
图3患者治疗前牙列式
正中牙合位时,上下中线左偏约1.5mm;开口位时,下中线左偏1.5mm。上下牙列均为Ⅰ度拥挤,前牙浅覆牙合、浅覆盖,左侧磨牙为标准远中关系,左侧乳尖牙远中关系;右侧磨牙远中关系,右侧乳尖牙与对颌尖牙中性偏远中关系。
上下牙弓宽度基本协调,全口牙中度磨耗,开口度正常,开口型S型,颞下颌关节未见弹响及压痛,咀嚼肌检查未见异常,侧方咬合时双尖牙引导,口腔卫生欠佳,色素沉着。
个别牙情况:13、21、23、33口内未见,53、63、73乳牙滞留,滞留乳牙磨损,其中63已穿髓,松Ⅰ度(图4)。
图4患者53、63、73滞留,口腔卫生欠佳
辅助检查
曲面体层片显示,21倒置阻生,13、23、33埋伏阻生;18垂直阻生,畸形牙。16、17、26、27近中倾斜。牙槽骨轻度水平吸收。23牙冠位于22牙根近中(图5)。
图5患者曲面体层检查情况
头颅侧位片显示患者牙合型为安氏Ⅱ类,轻度骨性Ⅲ类,上前牙唇倾,均角骨面型(图6)。
图6患者治疗前头颅侧位片检查情况
口腔锥形束CT(CBCT)示双侧髁突有磨损,骨皮质清晰(图7)。
图7患者治疗前CBCT检查情况
诊断
①错牙合畸形;
②牙列缺损;
③乳牙滞留;
④21倒置阻生;
⑤13、23、33埋伏阻生;
⑥18垂直阻生。
问题列表综上,患者的问题有:
①牙列中21缺失,影响美观;
②53、63、73乳牙滞留,乳牙冠磨损,乳牙根部分吸收;
③13、23、33埋伏阻生,21倒置阻生;
④23牙冠位于22牙根近中;
⑤牙性Ⅱ类,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⑥人中较短;
⑦微笑弧线不佳;
⑧牙齿中度磨耗;
⑨63乳牙磨耗穿髓、龋坏,临床症状明显。
讨论治疗方案患者希望尽量快速、经济地解决主诉问题。
拟定方案一:正畸主导(如表1)。这种方案的优点在于可以完善治疗方案,解决美观及功能问题;缺点是周期长,费用高,成人正畸的牙周问题多。
拟定方案二:种植修复主导(如表2)。优点:周期短,费用适中,重点解决患者主诉问题,改善前牙美观;缺点:咬合功能差,前牙种植修复后有咬合干扰风险;前牙区骨缺损大,种植风险;53、63、73脱落后修复困难。
拟定方案三: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如表3)。优点:简便快捷,费用少。缺点:埋伏牙有导致牙根吸收隐患,一旦感染,不好控制;烤瓷桥导致邻牙磨损;前牙区咬合功能欠佳,烤瓷桥稳定性问题等。
拟定方案四:简单修复(表4)。优点:简单修复,临时遮丑,部分解决患者主诉问题。缺点:美观、功能欠佳,长期稳定性欠佳。
专家讨论口腔全科专家刘洪臣教授(医院口腔医学中心)
一位口腔临床医师的首要任务是看病、治病,治好病。病例讨论对口腔医师的成长很重要。口腔医师首先是医师,要遵循医学的基本原则,病史要全,对患者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有全面的了解;物理检查要全面,辅助检查要有针对性,选择最准确有效的、最有利于患者的辅助诊断方法。诊断要明确,考虑要全面,针对明确诊断拟定最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方案。任何口腔治疗都可能有多套方案,一位优秀的医生应能博采众长,综合分析,与各专业专家共同选择最优的方案,但治疗方案的实施一定不能忽视患者的参与,要尊重患者的意见选择。本病例的诊断和治疗选择仍有可讨论之处。
口腔修复科专家刘峰主任医师(医院)
首先考虑正畸治疗的方向和难度
通过正畸治疗调整牙列整体排列,为后续治疗创造合理空间是非常必要的,因此,首先考虑正畸治疗的方向和难度。如果21的牙根长度足够、形态理想,可以考虑正畸牵出,正畸专家给出的治疗周期为大约需要1.5年。但依据现有资料,埋伏的21的牙根长度形态不清晰,无法准确确定21能否正畸牵出,如不能正常牵出,则考虑拔除后种植修复。
13正畸牵出需要的时间较长,困难较大,并且存在空间不足问题;可以考虑拔除。23埋伏于22根部的近中,将其牵引到正常23位置困难很大。可能的解决方式包括:
①拔除23。
②拔除22,将23牵引至22位置,改形修复。
③拔除21,将23牵引至21位置,该过程可以刺激成骨,到达适宜位置后可改形修复。初步判断两种牵引治疗均需要3年左右;根据患者需求,拔除后种植是相对简捷的治疗方案。由于下前牙存在一定的外倾,建议拔除73,正畸关闭间隙,同时内收、下压下前牙列,可为上前牙修复创造空间。
美学评估和治疗思路
根据现有资料,可见上前牙中线偏左约1.5mm,略唇倾;21、13、23种植修复间隙不足;患者面型较宽,天然牙与面部宽度比例略有不调。从美学角度考虑,需要调整上前牙中线和间隙;患者面型较宽,可以适当调整上前牙的大小,以适应面型。
建议治疗方案
综合考虑正畸治疗方向、美学评估,同时根据患者相对简捷、微创的治疗需求,建议如下治疗方案:
①拔除13、21、23、53、63、73。
②正畸纠正上前牙中线和倾斜度,为21种植提供空间,同时均分上前牙间隙;排齐、内收、下压下前牙,关闭73拔除后的间隙。
③21种植,12、11、22贴面,均分53和63拔出后的间隙,解决上前牙的美观问题。32贴面修复,改形为33。
④上下前磨牙改形,建立侧方组牙功能牙合。
进一步的修复考虑
病例资料显示患者全口咬合关系不佳,开口型异常,后牙的侧方牙合功能紊乱;CBCT和曲面体层片均可见双侧髁突不对称,推测关节存在问题。
至于是否需要咬合重建,需要参考更详细的资料,包括完全的肌肉触诊信息,咬合运动轨迹,正中关系及面弓转移上牙合架观测,必要时可在拔牙、正畸、种植等基础治疗后,考虑全口牙合重建治疗。
口腔种植科专家宋应亮教授(医院)
治疗难点
3颗前牙的复杂阻生严重影响了正畸和种植方案的设计。13、23、33埋伏阻生,21倒置阻生,23牙冠位于22牙根近中,这些情况限制了前牙区正畸的根向运动并占据了唯一的种植空间。如果采用姑息保守的治疗,则方案局限于活动义齿和冠桥修复。
若考虑长久的治疗方案,则必须拔除倒置阻生的21,为21修复和前牙正畸提供位置和空间(21间隙不足);53、63、73乳牙滞留,乳牙冠磨损,乳牙根部分吸收等症状,加上患者33岁的年龄,都意味着保守治疗等待滞留乳牙脱落不是最佳的方案。而13、23、33阻生齿就面临着正畸牵引和拔除的问题。
这例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难点有两处:①正畸牵引效果不明确:13、23、33埋伏牙位置较深。扩弓同期牵引并不能保证百分百成功。②植骨效果不明确:21为倒置阻生,CT显示唇侧骨板不完整。阻生齿拔除后不管采用块状骨植骨或者GBR,植骨区的成骨量与骨质预后判断并不明确。
方案设计的分水岭在于:13、23、33阻生齿拔除还是保留。如果保留阻生齿,就必须进行正畸牵引。治疗难点就涵盖了①与②。如果患者坚持不采用正畸治疗,所有的方案全由种植指导。这就需要拔除全部滞留乳牙和阻生齿。治疗难点只集中到了②。具体来说,种植为导向的设计方案有以下5种可能。
方案1:正畸种植联合修复
这一方案有正畸辅助,可以均衡全面完整牙列的空间分配,能获得最优的治疗效果。根据正畸牵引及植骨是否顺利,方案一还有以下几种情况。
如果正畸牵引顺利,则可恢复13、23、33并能正畸调整21到最理想的距离;且植骨顺利,6~8个月后成骨明显,可继续常规种植。拔牙种植相比保守治疗风险较大,术后常规抗生素处理,但是常规局麻操作完全可以免除患者痛苦。此种方案可获得美观功能的长期效果。经济压力较大。
如果正畸牵引不顺利,则后期需用种植弥补13、23、33区域。
如果正畸效果良好,但是植骨效果不好,21区域可退而求其次采用常规冠桥修复。此种方案可获得较为美观功能的长期效果。痛苦程度为中等。
方案2:种植修复
这一方案没有正畸辅助,达不到全牙列的平衡,只能获得相对完整的不完美牙列。拔除13、23、33阻生齿与53、63、73滞留乳牙后(考虑将患者自然牙研磨回填植骨加GBR),可以对13、23、33与21缺牙区邻近牙齿进行调磨,开辟足够的种植空间。然后进行择期种植。若成骨效果良好,21后期采用种植修复。若21植骨区不良,21采用常规冠桥修复,同时13、23、33采用种植修复。
正畸科专家厉松教授(首都医科医院)
考虑的主要因素
对于这样一个有多颗埋伏阻生牙的复杂成人病例的治疗,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①美观的改善。这往往是患者的第一诉求;
②埋伏牙的处理。这要根据埋伏牙的位置、治疗难度、功能影响综合考虑;
③口颌功能因素,包括颞颌关节、咬合关系等。对于口腔情况复杂的成年患者,通常不以建立理想咬合作为目标,而是建立在现有基础之上的折衷治疗目标,目的是长期的口腔健康以及功能的改善;
④患者自身对于治疗疗程以及费用的接受程度。
具体建议
基于上述考虑,比较理想的方案是正畸主导的多学科联合治疗。具体意见如下:
①拔除18、21及63;
②牵引23至21的位置替代21,向远中移动22为23进入牙列创造间隙。中线及左侧咬合关系维持,22、24之间的间隙后期贴面修复,23改形修复;
③配合种植支抗推右侧后牙向远中,右侧建立中性咬合,同时为13创造间隙,择期拔除53,牵引13进入牙列;
④73保留观察;⑤矫治前牙周治疗。关节无症状,不建议做重新定位。
此方案的优点:
①保留了更多天然牙。从术前资料判断,13、23的牵引成功率较高,即便23牵引失败,但是在其向牙列移动过程中也可以诱导牙槽骨的生长,为种植创造条件;
②左侧后牙虽然未能建立中性咬合,但简化了治疗及后期修复;
③相对治疗费用较低。大多数时间只需上颌佩戴矫治器。
此方案缺点:
疗程较长,左侧咬合关系不能达到中性,需要配合一定的修复治疗达到前牙的美观。
专栏旨在通过疑难病例互动解答的方式,为大家构建学习交流平台。
活动参与方式您在口腔修复、种植等领域遇到的问题,都可以病例形式向我们提出,将特邀全国口腔多学科专家解析临床典型问题。您可以发送病例及明确的临床疑难问题至邮箱:jrkq
cmt.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长沙最好的白癜风医院